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网络文化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0 01:05

  本文选题:网络文化 + 媒介素养 ; 参考:《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对受众的影响日益加强。在新媒体时代,具有数字化、虚拟化、大众化、多元化等特征的网络文化吸引着大学生,使其成为网络文化制造与传播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事实证明,当代中国许多大学生对网络上传播的良莠不齐的信息缺乏自主判别力,从而使其也成为受网络文化负面影响最强烈的群体之一。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所以,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来提升大学生应对海量信息时的自我选择能力与自主传播能力,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本文以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为基础,结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将具体问题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相结合,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最终针对所反应出的具体原因,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与探索。本文期望通过多个维度的紧密配合,形成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体系。从而能为推动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提供点滴可以借鉴的意见,则吾愿足矣。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culture on the audience has been strengthened day by day. In the new media era, the network cultur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ization, virtualization, popular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attracts college students and makes it a group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and spreading network culture.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many college studen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lack the independence to judge the mixed information spread on the Internet, which makes them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trongly influenced groups by the network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and one of the main obj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a very urgent task in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elf-selection and independent commun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response to mass information through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results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light of th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our country. Combining the concrete problems with Marxist theory and western Marxist social critical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ep-seated causes of its emergence. Finally, in view of the specific reasons reflected,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ountry,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This paper hopes to form a more perfect development system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close cooperation of many dimension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can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then I wish enough.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2;G206-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莹杰;;后现代语境中视觉文化的审美现代性[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2 谌启标;尼尔·波兹曼学校批判与学校重构理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吴晓玲;;古典自然法:解读洛克与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语脉[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4 郭文革;;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5 贺圣遂;;为出版插上飞翔的翅膀——论技术在出版变迁中的作用[J];编辑学刊;2009年02期

6 刘汝兰;;少儿期刊与儿童信息素养[J];编辑之友;2007年01期

7 石长顺;柴巧霞;;戏演荧屏里 心曲知万端——中国电视业十年发展评述[J];编辑之友;2012年01期

8 张凌;;从内容角度看国产动漫的开发策略[J];今传媒;2010年05期

9 王春鸣;;中国儿童电视环境探微[J];今传媒;2011年04期

10 刘晓萍;;《非诚勿扰》电视节目的后传播现象分析[J];今传媒;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岩;;媒介形态发展与媒介认识思想之变迁[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龙小伟;;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贫困”难题及其破解——以高校研究生智力支农扶农为例的探讨[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3 陈红兵;陈玉海;;解析新卢德主义对电视的声讨[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谭琳;;从氏族公共财产到“儿童的世纪”——儿童生存状况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吴志文;;讲坛神话与消费盛宴——“后讲坛时代”的消费文化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勇;;从审美文化到消费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范国英;;1990年代以来市场对文学制度的介入——以“纯文学”期刊的评奖为视点[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8 马宁;;传播力与媒介使用者的关系变迁——新媒体语境下对传播学经典问题的再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俞一帆;;用音乐留住童年[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朱国忠;;小学教育需要抵制“童年的误用”[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杨;西方儿童权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7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刘劲松;都市类报纸的社会角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盘旋;人类学视阈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思哲;叙事学视野下的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守培;《中华武术》杂志的传播学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吴演丽;论尼尔·波兹曼的电视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6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文;论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晓燕;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D];南昌大学;2010年

9 张宁;儿童的确立[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黄洪霖;过云的家,现在的家,未来的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11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111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1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