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育:一场静悄悄的大学变革
[Abstract]:In modern universities,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new concept of university, but also a new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Its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is a new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dem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ven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university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cademic groups, talent training model and subject culture, which will inevitably bring a huge change to the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松茹;;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朱崇实;;研究型大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3 王平祥;;构建研究型农业大学农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05期
4 李元元;;开放环境下的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华南理工大学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5期
5 赵韩强;赵树凯;;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04期
6 邹吉忠;;论复杂性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7 孙阳春;梅海玲;;试论SRTP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实施[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9期
8 陈世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发展介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6期
9 王平祥;李忠云;;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2期
10 赵莉;马继刚;;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韩强;赵树凯;;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娄成武;;研究型大学管理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3 伊廷华;李宏男;姜峰;;浅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姚玲;周星;许爱伟;;试述研究型大学与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孙登明;;尊重学生个性,建立新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瑜;;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探讨[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李俊亭;杨睿娟;;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朱胜军;;论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雷学文;俞晓;;土木工程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潘黎;刘元芳;;研究型大学在创新型国家中的角色定位[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自动化系 张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事业发展[N];新清华;2009年
2 记者 陈敬农 通讯员 赵如江;研究型大学知识经济的发动机[N];科技日报;2000年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朱清时;在研究型大学创建一流学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4 赵秀红 翟帆;评估研究型大学还要看产学研结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记者 宋晓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研究型大学应承担起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使命[N];光明日报;2009年
6 徐维彬;建立符合研究型大学特点的评估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刘纯友;我省4亿元资金支持科大[N];安徽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柴葳;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中国科大探索一流研究型大学办学新模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10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洪银兴;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建设作用[N];江苏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武学超;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任喜峰;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郭树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秀兰;构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KAQ人才培养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董娟;从反向学习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走向[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4 刘双云;中美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机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王义;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院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海燕;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谭婉;基于核心能力的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架构与管理方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田学超;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改革设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顾金良;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思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教育政策基础及环境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39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139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