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视角下教师流动的缘由
[Abstract]:As far as the reason of teacher mobility is concerned, the possession and acquisi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is the basic condition and motive force of teacher mobility.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feelings of individual teachers are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to affect the flow of teachers, which is the consistent place of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From the sociological point of view, realizing upward mobility of one's own social status and being in an advantageous position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re the external inducements for teachers' individual mobility. It is teachers' expectation of the future to realize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even social stratum reproduction through the form of capital transfer. In this respect, pedagogy has similarities with it.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6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丁锋,孟欣;人力资本的特征[J];商业研究;2004年15期
2 李莉;;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3期
3 钟云华;沈红;;文化资本理论视野下助学贷款的社会流动功用研究[J];教育科学;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鑫;;民办教育投资的收入、成本分析[J];四川有色金属;2009年01期
2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当代中国权利立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刘怀光;李琳;;流行文化影响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道德后果[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王振卯;;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集体行动——对转型期社会控制的理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王守恒;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阮成武;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余妍霞,姚本先;课堂情境定义与课堂师生互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方金友;;当代安徽社会阶级阶层的演进[J];安徽史学;2010年03期
10 杨建;;建筑企业员工培训的误区与对策探讨[J];安徽建筑;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希;;优化社会阶层结构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航;;家庭环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调研报告[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杨迎秋;;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及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杜渐;谭曦;吴朝阳;张杰;张靖;孔军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6 于凤花;李明;;人本主义关于孤独感的理论探讨[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7 赵帅;魏建;;村民自治的挑战:空心化、村干部激励不足与自治行政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9 蒋美华;柴丽红;;女性商业服务业员工的职业变动[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蒋美华;;社会转型过程中体制内女性办事人员的职业变动[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文菁;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丹;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凤兰;湖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葛广昌;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郑木溪;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董京京;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吕海霞;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体现[D];河北大学;2009年
8 王惊涛;基于DEA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黄丽慧;探寻非经济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制约[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贾真真;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政府投入的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利;;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对入学机会和资源分配公平的促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2 沈祖超;阎凤桥;;社会分层对于高等教育分层的影响——西安民办高校学生家庭背景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3 刘复兴;市场条件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安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钟云华;沈红;;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05期
5 沈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生贷款研究十年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6 吴伟;刘志民;;经济弱势群体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系统性困境[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11期
7 顾欣炜,于专宗;教育与中国社会的阶层流动[J];兰州学刊;2004年05期
8 钱民辉;教育真的有助于向上社会流动吗——关于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4期
9 李强;社会分层与社会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01期
10 王爱萍;陈立峰;赵艳芹;;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对社会流动的作用[J];商业时代;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丽娟;;当前民办高校教师流动问题及对策[J];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2 饶丽娟;;当前民办高校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江忠华;;论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缘由[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年S3期
4 王世娟;王峰;;从人力资本视角浅析高校教师的流动[J];教学研究;2008年05期
5 彭琴娣;对高校教师流动的看法[J];交通高教研究;1995年02期
6 唐卫民;李红玫;;浅析民办高校教师流动问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7 ;努力实行教师流动 加速师资队伍优化[J];江苏高教;1991年04期
8 刘荣;郑灿平;;我国普通高校教师流动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年11期
9 李萌;;浅析聘用制实施过程中的高校教师流动问题[J];大学时代(B版);2006年08期
10 沈堰奇;;高校教师流动功能透析及对策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霍生平;;我国高校聘用制改革进展调研[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雨平;给高校教师流动“松绑”[N];光明日报;2005年
2 杨东平;百年教育史的启迪[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梦薇 郑巧;高校教师校际流动现状调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记者 秦晖 通讯员 赖红英;行政人员不能超过总人数20%[N];广州日报;2004年
5 记者 赵建春;江苏每年选聘万名大学生农村任教[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殷泓 曹建文;MBA亟需树立中国品牌[N];光明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刘永刚;民高师资怎么样[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姜澎;让教师人才流动起来[N];文汇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梅力;高校教材版权:一个慢慢打开的结[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张燕;建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N];人民政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慧英;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勇明;中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吕杰;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琼芝;我国高校教师流动的管理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于文;区域性高校教师流失问题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尹士峰;江西省高校教师流动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董建伟;教师流动背景下新疆高校教师劳动契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唐慧芳;我国高校教师流动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张茂燕;上海市高校教师校际流动问题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肖玮玮;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流动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张慧;华桥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师课时费发放改进方案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蔺洪全;高校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王焕轶;我国高校教师自由流动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71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17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