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基于生涯资本理论的大学生可就业性3C模型及其特征

发布时间:2018-08-28 15:13
【摘要】:大学生的可就业性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问题。从资源视角理解个体就业竞争力的生涯资本的观点可以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可就业性。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的可就业性由3种资本的8个因素构成3C模型:人力资本(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学习能力、问题解决)、社会资本(社会支持、网络差异)、心理资本(乐观开朗、职业认同)。这3种资本的可就业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大学生3种资本的可就业性是其个人、学校、家庭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对大学生职业探索的价值需要看具体情景,可以整合大学生个人、高校、用人单位三个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大学生可就业性的开发。
[Abstract]:The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cor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Understanding the career capital of individual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s can better grasp the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a systematic empirical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is composed of 8 factors of three kinds of capital: human capit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eamwork, learning ability, problem solving), social capital (social support). Network differences), psychological capital (optimistic, cheerful,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e employability of these three types of capital is a interrelated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whole. The employability of three kinds of capital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result of their comprehensive action of individual, school and family. The value of the three kinds of capital to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exploration needs to see the concrete situation, which can integrate individual students, universities, colleges,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unit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in three aspects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结构、发展对求职行为的影响及干预策略”(课题批准号:EIA080280)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7.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谢晋宇,宋国学;论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J];南开学报;2005年02期

2 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年02期

3 罗峥;方平;付俊杰;张腾月;张寓杰;赵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年01期

4 刘小平;邓靖松;;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05期

5 宋国学;;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及其维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丛权;;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陕西省四所大学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衣新发;侯宁;蔡曙山;彭凯平;;铁路机车司机的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苏文平;张小菊;周宏岩;屈智勇;;构建中国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宋国学;谢晋宇;;可雇佣性教育模式:理论述评与实践应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5 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6 汪霞;崔映芬;;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将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融入课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7 田喜洲;谢晋宇;;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维度的关系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李林英;肖雯;;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王勇;;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J];才智;2011年22期

10 王雅荣;;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高等教育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天冲;;沈阳市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探讨[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曲秉春;;体验式学习提升离校大学生的可雇佣性——以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生为例[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高英;袁少锋;;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关系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张兴贵;王蕊;;心理资本与大五人格对组织行为预测作用的比较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唐春勇;潘妍;陈禹;;积极的员工一定忠诚吗?心理资本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武芬芬;;员工心理资本对其工作态度影响的实证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The Mediating Role of Knowledge Integration[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赵西萍;孔芳;;心理资本理论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展望[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倪艳;熊胜绪;;领导者心理资本与员工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员工心理资本与领导成员交换的跨层次中介效应模型[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10 曹晓丽;安秀荣;林枚;;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匹配度分析——基于可雇佣性技能视角[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立;员工工作友情、心理资本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凡;员工就业能力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庆松;基于心理资本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王文;组织内社会交换对工作产出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高英;心理资本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安曼;企业雇佣模式选择及其效应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赵丽华;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闵锐;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博;企业员工情感承诺、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丽丽;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农郁祺;市场导向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裕豪;大学生就业通用胜任力模型的建构与验证[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惠娟;高职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郑琪;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蒋苏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陈燕飞;员工希望、幸福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付丽;饭店员工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国学;谢晋宇;;可雇佣性教育模式:理论述评与实践应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聂晶,傅安球;上海市大学生常见一般心理问题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3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梁宝勇,郝志红;《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4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5 齐艳,刘晓红,邓光辉,李川云,唐云翔;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编制及试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武国城,伊丽,郝学芹,马雪松,邓学谦;军人心理适应性量表的编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2期

7 郭明方,赵佩玲,王奎;运动员心理症状自评量表的编制[J];福建体育科技;2002年03期

8 向敏;王忠军;;论心理学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对立与整合[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朱若霞,马小洁;略谈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10 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成;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信号传递机制略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2 ;创造一个抱负文化——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本和社会变革中扮演的角色[J];职教论坛;2008年11期

3 郑发展;试析高等教育中人力资本投资的浪费现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4 徐宏毅 ,韩习祥 ,赵迎红;解读人力资本理论 加大高等教育投资[J];湖北教育;2003年08期

5 许海燕;;高等学校人力资本评估问题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6 洪艳萍;论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范龙昌;;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才智;2009年11期

8 吴峥;;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运作[J];文教资料;2011年07期

9 黄瑜;高校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对策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10 王静;浅谈市场供求与高等教育资源整合[J];理论界;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顺;郭小弦;;政治资本、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选择——基于社会转型相关理论的比较分析视角[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马莉萍;丁小浩;;高校毕业生在工作找寻中对人力资本与社会关系作用感知的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范元伟;郑继国;吴常虹;;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因素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王恩胡;;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激励[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金立峰;;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John Aubrey Douglass;;创建抱负文化: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本与社会变革中的作用(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7 杜月升;;知识生产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卢永平;;等级工资与职称等级、人力资本间关系的探究——以某事业单位为例[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恩胡;;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激励[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10 李碧虹;;关于民办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产权的思考[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马莉萍 丁小浩;就业因素中的社会关系[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查显友;高等教育对收入分配的调节[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东方晦;贫困生放弃大学不是社会之福[N];中国商报;2007年

4 深圳商报记者 于瀛;聚焦人力资本着力创新发展[N];深圳商报;2005年

5 张新康;如何建立与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 杨伟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路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杨颖辉;高校毕业生:创业天地在哪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8 见习记者  马娟 本报记者 胡敬艳 李振华   实习记者 盛洁;大学生就业难题求解: 谁动了我的奶酪[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本报记者 邢兆远 通讯员 临英;蓄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N];光明日报;2005年

10 中央财经大学人事处 王向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契约理念浅析[N];大众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陶军;研究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吴英娟;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丽华;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赵成;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王庆;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邱楷;我国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朱浩;非线性视野中我国大学和谐管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关云飞;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耐荣;高等学校社会资本的培育与利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波;人力资本与高校职称评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3 孙凯;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科研绩效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陈旭芳;教育投资的特性与高等教育收费管理[D];浙江大学;2004年

5 蔡明浩;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蝶飞;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包俐仙;“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周秀峰;基于智力资本理论的高校社会服务管理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9 王博;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求职结果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黄胜;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就业走势矛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09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209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9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