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网络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8 18:52
【摘要】: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使用群体急速增加,作为群体中的一部分,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在整个群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而造成“拇指族”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以手机为媒介,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有偏向网络化的趋势,且这种趋势逐渐地增加。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已经脱离了原始的技术性层面,转向了以现实社会为准则的网络化社会,从而人类进入了以现实社会为基础的人际交往模式,这种新型的交往模式被称作为社会交往的网络化模式。社会交往的网络化前提是现实社会为其根源,这意味着社会交往的网络化具有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真实性特征,是传统虚拟网络向现实社会的过度与转变。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社会交往的网络化模式成为了他们人际交往重要方式,大学生的特殊性使其成为了进行社会交往的网络化人数最多的群体。社会交往的网络化为大学生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研究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的网络化进行探索,探索他们偏向网络化交往的动机、对待社会交往网络化的态度、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交往网络化自身具有的特征、造成社会交往网络化的因素、大学生自身的特征等问题。通过探索,了解他们偏向网络化交往的真实心理与动机。对于他们来说,正确对待网络化交往,并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待网络化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合理利用网络化交往,既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于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本研究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大学生偏向社会交往的网络化现象,随机抽取了39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以大学生基本信息、手机使用情况、手机使用与社会交往的关系为主,并分析其他相关因素。此外,采用访谈法对随机抽取的6位大学生进行访谈,观察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的大学生对社会交往网络化的态度与看法。主要运用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合理性、马克思的交往理论、米尔格兰姆的拓扑关系、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分析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网络化现象。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mergence of Internet-based smartphones, the number of mobile phone users has increased rapidly. As a part of the group, the use of mobile phones by college student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whole group. As a result, the "thumb family"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on university campuses. With mobile phone as the medium,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ends to network, and this trend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t has deviated from the original technical level and turned to the networked society based on the real society, thus the human being has entered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ode based on the real society. This new mode of communication is called the networking mode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The premise of networking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is the real society, which means that the networking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has the re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real society, and it is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virtual network to real society. As a special group, the networking mode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made it the largest number of network groups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The networking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brings convenience to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brings some problem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networ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communication,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 to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ir attitude towards social networking,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networking. The factors that cause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so on. Through exploration, we can understand their real psychology and motivation in favor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For them, it is beneficial to their healthy growth to treat their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rrectly, to keep a clear mind about the problems that arise 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to make rational use of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More conducive to their social interaction ability.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networking phenomen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favor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s, and randomly selected 390 college students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The contents of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mainly based on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use of mobile pho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e phone us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s dominant, and other related factors are analyzed. In addition, six randomly selected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terviewed by the method of interview to observe the attitudes and views of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genders and majors on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It mainly uses Habermas' communication behavior rationality, Marx's communication theory, Milgram's topological relation, Maslow's demand theory to analyze the network phenomen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communi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5.5;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梅;;社会交往对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邹tb;消费中的社会交往浅析[J];消费经济;1995年06期

3 石太印;;老人如何解烦恼[J];晚霞;2009年11期

4 赵来运;校长在社会交往中的形象[J];河南教育;1998年11期

5 蔡志海;转型期我国市民社会交往研究[J];城市问题;2000年01期

6 宋振韶,金盛华;青少年社会交往: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述要[J];心理科学;2001年06期

7 高懿德;社会交往的“约”模式刍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赵芬妮,田西柱;网络社会交往的特点与冲突[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杨仁忠;论社会交往的生产力意义[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杨勇;马克思的社会交往范畴与现代交往[J];岭南学刊;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艳;;幼儿社会交往智力的培养[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4年

2 张云武;;地区城市化度与居民的社会交往[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莫书亮;苏彦捷;周宗奎;;学龄后期儿童失言理解、社会交往技能与语言的关系[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胡康;;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资本建构[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爱丽;;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6 左开大;曾凡跃;;试论从人学的角度研究法的主旨[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孟笛;;内地专业人才在香港的身份认同与社会交往——以新浪微博为切入点的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8 陆晔;;媒介使用、媒介评价、社会交往与中国社会思潮的三种意见趋势[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9 楚亚杰;;卯定与流动:一个技术性社会交往场所的双重隐喻[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10 潘玉;;让幼儿学会社会交往[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鲍洪俊;《网络与社会交往》[N];人民日报;2003年

2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关颖;善于社会交往的孩子机会多[N];中国妇女报;2013年

3 刘雪燕;如何培养宝宝的社会意识[N];中国妇女报;2001年

4 穆吐;网络社会对日常社会管理提出新课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李槐庄;把好社会交往关[N];中国国防报;2001年

6 武警浙江总队 程来节;净化干部的“社交圈”[N];解放军报;2000年

7 ;健康的十大标准[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男性健康的国际标准[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9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教师、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官翠娥;现代社会交往你怎么看?[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庄培国 宫旭男;新时期军队干部交往特点分析及对策[N];解放军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鹏飞;社会哲学视野中的社会交往探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卢斌;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曾玉梅;公民社会与网络社会两种理论路径下网络社会交往的结构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韦钰;社会转型期山东半岛海洋渔民社会交往现状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孙雪蕊;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区交往融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原妮;社会交往潜规则负作用探析[D];山西大学;2014年

4 李鹏勤;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网络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丽慧;网络文化与社会交往[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6 杨雁骄;社会交往:人的发展的重要维度[D];长春师范学院;2012年

7 骆岗;微博对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8 付雨鑫;社会交往视域下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D];兰州大学;2009年

9 张妗帆;家庭社会资本与儿童社会交往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陈经富;“三西”移民社区居民社会交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57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257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a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