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11 13:20
【摘要】:受经济水平的制约,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东部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客观地反映了东部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以及实力,进而为如何全面协调发展东部各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Abstract]:Restricted by the economic level,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eastern region. In this paper, the factor scores and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eastern regions ar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 which objectively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strength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eastern regions. Then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eastern regions.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特许经营学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莉;;应用统计中的相关分析在教育测量中的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2 汪文雄,汪磊;我国建筑业区域发展水平的实证比较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3 李刚;贾威;潘浩敏;;地区差异、收敛路径和经济政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张根文;韩莉妲;;安徽省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管琳;未良莉;;安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成分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宋马林;;安徽省各地市经济发展评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朱道才;吴信国;;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基于1990-2006年数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左欣艳;高敏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2006年区域经济竞争力综合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0期

9 李远景;;判别分析在比较2个处理效果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10 刘文;;江西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彭国华;;我国地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性[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赵晖;温学飞;赫晓辉;王政峰;安钰;;基于因子分析法分析宁夏农村信息化的发展[A];2011全国灌区信息化建设与防渗抗冻胀新技术应用专刊[C];2011年

4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谭龙;刘云;樊威;;改进的二次加权法在科技实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弘;;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提升京津冀区域综合竞争力[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梁双陆;;西部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的理论思考[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梁好翠;;计算机一级考试笔试与机试相关性分析[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曲博;;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贵州省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东勋;;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检验——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综合考察[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琪;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邹本旭;中国休闲体育俱乐部指导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赵昕;海洋灾害补偿基金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5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洁;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8 周娟;FDI与中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9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服装制造业农民工生活质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彦;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宠华;白银市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5 姜霞;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经济社会影响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童芳;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7 郑慧;沿海经济圈金融生态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胡益鸣;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许雪剑;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邢媛媛;煤炭企业安全投入分析与优化[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2 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绍春;;美国加州——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参照系[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张旺;;"九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分析及建议[J];民办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周翠翠;;关于我国西部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建议[J];新西部(理论版);2006年12期

4 周薇;;高校评估法制化之我见[J];中国农业教育;2009年01期

5 胡宝林;高芹;;再议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J];考试周刊;2009年28期

6 刘惠民;董勤益;姚孟春;廖春华;;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以云南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6期

7 张敏;;论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2期

8 高天虹;;提高北京市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对策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0期

9 周乐;王卡敏;;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和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济师;2006年12期

10 廖春华;;关于高等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志;;人才资源配置与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启示[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范海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彭桂山;吕静;;高校物资设备招投标工作的探讨[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文侃;;加强北京教育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5 孙诚;吕华;;从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杨代虎;徐忠东;杨杰;;科学教育专业实践中的问题与建议[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李雄彦;;土木工程专业新生班主任工作体会与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8 史秋衡;陈萦;;美国高等教育供给模式与教育质量的关系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高福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A];校长论坛——北京高校校长论后勤社会化改革论文集[C];2003年

10 李建芬;王革;;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林慧;高等教育与建设和谐西藏[N];西藏日报;2007年

2 记者 严凌;圈内高校对口支持与合作[N];黄石日报;2009年

3 张宁锐;高校教育基金会面临发展良机[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代群;大学圈地热有违高等教育发展规律[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蒋家平;大学圈地热有违高等教育发展规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6 缪志聪;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N];江苏教育报;2011年

7 新华社记者 尹鸿祝 本报记者 温红彦;教育部采取措施加快高等教育发展[N];人民日报;2000年

8 记者 吴鹏;我市高等教育发展迅猛[N];黄冈日报;2006年

9 陈晖;高等教育发展的“台州速度”[N];台州日报;2007年

10 记者 谭晶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N];云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磊;微型社会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高惠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申培轩;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慕静;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5 阎志坚;中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体制与过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杨欢;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郑中华;基于制度视角的高等教育政策评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张志刚;高等教育区域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保星;南北战争至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

10 储祖旺;中国高校筹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敏;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困境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谭莉;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尹华;高等教育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周鹏;大学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5 孙军;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黎娜;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与财政政策安排[D];山东大学;2008年

7 刘煦;山东省高等教育公平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周登高;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度的测算与提升策略[D];湘潭大学;2008年

9 李海云;论古希腊的高等教育[D];内蒙古大学;2009年

10 张建锋;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公共政策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24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324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c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