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教师的创造性学生观和创造性培养观的比较研究
[Abstract]: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461 middle school teachers in China and German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reative students' view and creative cultivation view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 in the two count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and German teachers have a consist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creative students, but Chinese teachers have a lower degree of recognition of students'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than German teachers. In the aspect of creative cultivation, Chinese teachers scored higher on openness, inquiry, independence and persistence, while German teachers scored higher on imagination and challenge authority. This suggests that under the dual func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culture, the creative concept of Chinese teachers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and optimized.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03JZD0034)
【分类号】:G6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阚延林;浅析教师对待学生的情感[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薛澄泽;教师要为人师表[J];高等农业教育;1985年03期
3 赵华夫;谈教师如何为人师表[J];高等农业教育;1985年03期
4 利隆柏;教师的爱的心理效能[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5 安明道;切实抓好教师教书育人工作[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6 霍春;师德浅谈[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1年02期
7 张洪寿;强化“师德”意识,提高“师德”水准[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02期
8 赵伯善;在教师的岗位上尽职尽责[J];高等农业教育;1992年04期
9 田国秀;试论判断教师社会地位的标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年12期
10 于(王粟) ,李小红;适应新形势优化师资队伍[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剑锋;王薇;王敏;;论青年人成为合格教师应具备的个人素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黄若君;;当前高校教师业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李碧虹;;关于民办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产权的思考[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一)[C];2004年
4 谢浩;刘晓帆;;师资水平——发展高等教育的关键[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4年优秀论文参评论文集[C];2004年
5 曲大为;续志学;;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流程探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海燕;;民办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管理[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贾慧悦;许燕;;大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价值系统的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9 曹亚克;;创新教育与现代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A];首届"华星杯"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优秀论文评选[C];2004年
10 孙蕾;阎凤桥;;民办高校教师对学校信任程度及类型的计量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捷;中学与大学关系的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英林;高校德育主体的矛盾困境及其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于杨;治理理论视域下现代美国大学共同治理理念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伊继东;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官远发;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及启示[D];同济大学;2007年
8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缴润凯;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钟勇为;冲突与调谐: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天翼;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模式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琳;高校教师聘任制对教师的激励效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钰;高校凝聚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喻虹;独立学院教师组织承诺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刘好香;高校“两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谭贞;关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政策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志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杨睿;高校教师激励模型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9 费琳;从高校教师隐形流失谈高校人力资源整合[D];江苏大学;2005年
10 肖玺;高校师资管理中“心理契约”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27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427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