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人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以上海市为例
[Abstract]:A survey of employers employing Shanghai university graduates in 2012 shows that employers tend to adopt pragmatism in choosing graduates, but different regions, types and sizes of employers hav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or choosing graduates. Non-Shanghai employer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large-scale enterpris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graduates' academic background, while others value their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abilities. Although employers basically recogniz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graduates, their satisfaction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the evaluation of employment servi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lso relatively low.
【作者单位】: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647.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吉本圭一;鲍威;张琳;魏文默;;大学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适切性——基于日欧毕业生调查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孝庭;范焕珍;;就业能力及素质需求结构研究[J];成人教育;2011年06期
2 王喜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南方论刊;2006年03期
3 孙虹乔;;试论教师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大学时代(B版);2006年03期
4 陈原;余柳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与未来就业的关联度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6期
5 叶晓倩;;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英国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11年02期
6 王桂香;;从大学生就业难谈就业能力的培养[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7 林洁;;浅析高校“毕业生回炉”制度——促进就业的另一种途径[J];消费导刊;2008年24期
8 王军;王婷;孙立军;;培养就业能力,促进顺利就业[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年S1期
9 孙楠;孙福权;;提升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职业时空;2009年05期
10 黎晓娜;何兆东;彭明权;;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政;;高校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2 黄敬宝;;高等教育体制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李纲;;海南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探索[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文少保;;我国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开发策略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张和平;;论“可就业能力”视野下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彦广;;浅谈提高技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7 王自华;;浅谈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8 罗峥;付俊杰;张腾月;张寓杰;赵晶;;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结构及测量[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季志;;基于就业视角的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浙江省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比较为例[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冯明礼;乔志宏;;中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适应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夏祖浩;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竞争优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朱建华;提高就业能力,笔头功夫不可缺[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记者 胡殿芳;3000毕业生面对1.5万岗位挑花眼[N];新乡日报;2009年
4 贾国强;大学生就业市场探秘[N];保定日报;2005年
5 茹良勤 田军 赖学军;多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N];中国测绘报;2005年
6 锦秀文;实习很重要[N];光明日报;2003年
7 苏茂华;大学毕业生希望得到用人单位尊重[N];济南日报;2005年
8 新华社记者 王骏勇 邓华宁;南京高校“电子就业”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9 本报记者 沈捷 朱新法;大学教育也要讲效益[N];新华日报;2003年
10 记者 魏巍;长师对毕业生实行“召回”制[N];长春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凡;员工就业能力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夏星;大学生就业市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朝军;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研究(1950-1965年)[D];复旦大学;2007年
8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王燕玲;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中区域主动吸纳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晶晶;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胡海燕;基于就业能力调查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宏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吕娜;研究生就业能力及职业生涯入口处阻隔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孙刘R,
本文编号:2467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467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