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重构大学学科发展:从内在理念到基本内涵

发布时间:2019-07-03 18:08
【摘要】: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流政策话语,"学科建设"是基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境遇所形成的具有鲜明针对性与实践性的独特话语言说方式。它以特定话语来积极回应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办学形态与发展走向。传统倚重"从学科到大学"的思维路径,忽略了"从大学到学科"维度的存在,从本质上消解了大学基于自身本质属性来发展学科的可能。因此,重构大学学科发展的关键在于,摆脱学科瓦解大学这一"反学科"的立场,实现学科对于大学的重建,而根本路径在于从重塑内在理念到厘清基本内涵。在这种话语体系下,学科发展的内在理念在于以构建学科来重塑大学学术共同体,其基本内涵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以法治、民主与自治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旨在形成卓越学术共同体的办学理念;基于自治院系推进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跨学科研究理念与学术组织的形成;着力发展特色学科;学科发展的忧患与竞争意识以及学科传统与文化的形成。
[Abstract]:As the mainstream policy discours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a unique discourse speech with distinct pertinence and practicality, which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t responds positively to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specific words, and deeply affects the form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er education. Tradition relies on the thinking path from subject to university, neglects the existence of the dimension from university to discipline, and essentially dispels the possibility of university developing discipline based on its own essential attribute. Therefore, the key to reconstruct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 lies in getting rid of the position of disintegrating the university and realiz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fundamental path lie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from reshaping the internal concept to clarifying the basic connotation. Under this kind of discourse system, the inherent idea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lie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academic community by constructing discipline, its basic connotation is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with rule of law, democracy and autonomy as the core; the idea of running a school aimed at forming an outstanding academic communit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curriculum system and 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autonomous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the form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deas and academic organizations;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disciplines; the suffering and competitive consciousness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of discipline tradition and culture.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大学校园文化之形态与功能研究:基于人才培养与大学发展的分析”(12YJC88004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大学学科发展的内涵与运行机制研究”(K5051208008)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成奎;;中国大学:期待学术共同体的回归和重塑[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2 田长霖;21世纪应建立创新研究型大学[J];中国青年科技;2000年Z2期

3 王则柯;;把孩子扔到河里 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崛起[J];书城;2000年03期

4 斯米尔诺夫;黄德兴;;现代科学中跨学科发展的某些趋势[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08期

5 李培根;;转变习惯思维模式 拓展学科发展视野[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Z2期

6 李力;杜們蕊;于东红;;从学科构建到卓越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哈佛大学学科发展的内涵与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兵;;近代大学课程世俗化及其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黄华;;美国赠地学院创立的当地经济因素浅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冯铮铮;;商业思维与大学逻辑——由《大学的逻辑》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4 徐银燕;;高校治理结构研究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侯克明;;中外高等教育比较研究:电影学院的发展目标与方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徐志勇;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创新与科学管理[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王梦阳;;关于我国高等院校学费剧增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2期

8 胡鹏;李磊;;信息不对称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9 余雪莲,李巧针;高等教育专科层次学位的国际比较与设置规律[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10 周巧玲;谢安邦;;英国当今高等教育政策框架及其影响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礼鑫;;激励与约束制度重建中的“改革徘徊”——以北大人事制度改革为个案的研究[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王礼鑫;周捷;;北大人事制度改革始末与争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吴睿;;有效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之对策[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丁洁;;幸福论视角下大学课程改革的前提探讨[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乔春华;;政府委派公办高校总会计师研究——二论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研究[A];2011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8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饶亚娟;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学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丽;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由明;建立中国大学校长问责制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行;高校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陈志忠;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袁昆明;在校大学生对高校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迪;促进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府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颖蕤;西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巴永贵;中西方大学校训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家勇;张家智;;新世纪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改革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王远达;;美国:哈佛大学计划扩大董事会规模[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3 周勇;;芝加哥大学教育系的悲剧命运[J];读书;2010年03期

4 李玲玲;;大学章程:高校治理的制度保障——哈佛宪章透视[J];大学(学术版);2010年11期

5 刘承波;;大学治理的法律基础与制度架构:美国大学章程透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李海萍;;高校学术权力运行现状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7 王建华;;基于学科,重构大学——读《大学变革的逻辑》有感[J];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8 安德鲁·汉密尔顿;许甜;;融古通今:牛津的传统与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9 周志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大科学”的发展及其对大学内涵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10 韦禾;学科建设:高等学校的龙头工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钦波;;德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道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2 郑冲;开展国际合作,加速学科建设[J];化工高等教育;1991年03期

3 李焕章,苏元福,郭明华;军医院校附属医院学科建设的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1年03期

4 王和洲;邹奉璋;;学科带头人的素质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上)[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91年03期

5 ;认真开展学科清理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1992年05期

6 朱卫华;;青年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7 张启社;万洪文;;试论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8 杨解生,陈景欢;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学科建设经验[J];中国林业教育;1996年02期

9 ;燕山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刘宏民谈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J];教学研究;1999年03期

10 哈明虎,胡连利;搞好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河北大学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露泉;;高校科技创新的认识与实践[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丽红;;江苏某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绩效的灰色定权聚类分析[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刘瑞涵;吴春霞;桂琳;;浅谈人才培养中的学科与专业建设[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4 宁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高教科研课题《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模式研究》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5 丁邦平;;科学教育(学)学科建设三题[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曹小林;赵涛;周孑民;周萍;;优化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抓好学科建设[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7 刘鹤成;;浅议学术交流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8 朱平;;探析高校学报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9 孙桂芳;王永权;仲实;包志宏;;重大科技专项给高校学科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A];第二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医学科研管理处(科)长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海燕;邵雪梅;张茂先;;加强学科建设,提升高校综合实力[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人才孵化器 振兴新引擎[N];徐州日报;2010年

2 边丽霞 涵薏;战略先行创佳绩[N];上海科技报;2010年

3 陈江(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分校);加强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发展根本[N];经济信息时报;2005年

4 张三夕;谈谈学科建设的非学术化问题[N];文艺报;2004年

5 记者 吴承亮;学科建设要出标志性成果[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朱振国 本报通讯员  易海明;学科建设是高师院校的发展之本[N];光明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夏斐邋本报通讯员 周挥辉 刘中兴 党波涛;枝繁叶茂桂子山[N];光明日报;2007年

8 记者 张策;本市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N];天津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陆阳 通讯员 彭卓;湖南工程学院确定未来四年产学研计划[N];湘潭日报;2009年

10 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 王学全;强化特色优势 实现行业高校的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刘小强;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D];厦门大学;2008年

3 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梅;基于生态原理的学科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夏桂华;基于层次定位的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刘仁义;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郭树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李达轩;论地方中心城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王志刚;论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昀;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规划[D];湖南大学;2005年

2 于文波;研究型学院学科建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3 栗新;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王京;地方高等学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立伟;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大学学科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金京姬;合并重组的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王晓燕;中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探析[D];河海大学;2007年

8 李华;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余珊珊;紧缺人才培养背景下的上海市高校学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单佳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09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09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6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