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校内培养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3 14:47
【摘要】:我国各高校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始,但从各专家、学者的实践调查中证实,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并没有获得很大的提升,相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不容乐观。针对此现状,很多理论措施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出,各大高校也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来提升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但是结果仍然不理想,是理论方法有问题还是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为本研究着重考察的内容。 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以往研究成果总结出了五种理论上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为别为“图书馆”、“校园文化”、“专业课堂教学”、“学校教职员工行为”、“人文课程设置和设计”。通过对湖南省四所高校的理工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旨在了解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五种理论培养途径的实际效果,并对回收的344份有效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现有大学中普遍存在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问题。不但所调查的各大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不佳而且无论学校好坏、学生年级高低在人文素质的考核中都显示不出差别。其次,在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五种理论培养途径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均有显著影响,这说明五种培养途径均能够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并且“专业课堂教学”和“人文课程的设置和设计”这两个途径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最大。再次,深入挖掘这五种培养途径的实际运行状况发现,,相比较而言这五种培养途径中的“图书馆”、“校园文化”、“专业课堂教学”、“人文课程设置和设计”这四种理论培养途径在现实的应用中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与不足。面对调查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各高校在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应注重打造人文味的专业课堂,在人文课程设置和设计中要着重突出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同时,加大对“图书馆”、“校园文化”等隐性课堂的充分利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时刻谨记将本专业与人文知识、人文课程进行系统、科学的融合,以时代的发展为特点适时更新授课内容,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培养理工科大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乐明;理工科院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马凤岐;“自由教育”涵义的演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3 于心党;论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王凌宇;;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解玲;袁世奇;;经典教育法在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探索与实施[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吕向虹;;论自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演变[J];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胡雪峰;;理工科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7年01期

8 张会霞;;工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研究[J];甘肃科技;2010年17期

9 游洁;刘琼;;人文素质在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期

10 薛健飞;宣儒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刘宝岐;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2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22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6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