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大学使命论争的当代启示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11JDSZK013) 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KT2011207)
【分类号】:G64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常艳芳;王可刚;;论公共视野下大学与大学人的使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眭依凡;;大学的使命及其守护[J];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3 李长真;俞思念;;中国共产党与大学文化[J];理论导刊;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必定;;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徽文化的研究——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点体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程必定;;徽文化的基本价值及其现代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代恒猛;经济全球化与福利国家的“二律背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张玉阁;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思考[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郭芙蓉;郭芙蕊;;民生视角下劳动过程中标准化思维方式之解构[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6 许秋星;;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7 闵维方;关于一流大学建设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8 孙欢;廖小平;;政治参与主体的伦理维度——兼及环境伦理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许柏林;;新“国之四维”初论——关于加强法制建设与加强道德建设相结合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曾武英,陈雪琼;谈谈生态伦理与企业的环保责任[J];商业研究;2004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俞新天;;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国际视野[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3 杨岚;;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审美与文化生态平衡[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4 董正华;;全球化的歧义与真实历史进程[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王秋苹;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群生;江泽民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兆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杨亮;当代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星洁;中职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李楠;中职生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杜雨;西方新发展主义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珏子;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道德宽容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李伟英;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企业裁员与对员工社会责任的担承[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路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精神培育的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眭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马毅;胡凡;;大学的主流文化与“以善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甘阳;华人大学理念九十年[J];读书;2003年09期
4 眭依凡;;科学发展观与大学按规律办学[J];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民;;英美等国大学目标的表述及其借鉴意义[J];现代教育科学;1992年01期
2 赵明;;大学的逻辑[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03期
3 李忆华;;论大学理念的提炼形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罗丽琳;;试析当代大学使命[J];法制与社会;2011年10期
5 眭依凡;;大学何以要倡导和守护理想主义[J];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6 杨劭晗;;魅力大学校长初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民国时期的部分大学校长[J];民国春秋;1998年04期
8 杨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典藏民国时期留学生资料简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刘清华;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与学校教育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张均兵;;试论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校训[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李明;;大学的活力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一点体会[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李协京;;中国近代史上的早期日本留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5 陈媛;;我国大学教师角色地位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莫志斌;王向文;;略论近代湖南的师范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惠圣;;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高等教育与就业[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金圣;;高等教育史视角下的大学“行政化”问题探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莞昀 通讯员 王丹 欧阳沁;牢记大学使命,,推动就业引导工作[N];新清华;2008年
2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沈祖尧 本报记者 尹世昌 整理;别让排名挤掉大学使命[N];人民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蒋国华;建设“三型校园” 勇担大学使命[N];黑龙江日报;2009年
4 青岛理工大学校长 仪垂杰;在服务社会中实现大学使命和价值回归[N];光明日报;2010年
5 周志刚 祝贺;大学校长:维系大学使命的精神领袖[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储召生 刘继安;大学应为社会繁荣稳定作贡献[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主任、上海电视大学校长 张德明;学习让城市更美好[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丁东澜;人文教育与大学使命[N];光明日报;2006年
9 记者 刘冰;建设和谐西华 推动教育发展[N];四川政协报;2006年
10 贾宇;追问比判断更有价值[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向文;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艳玲;民国时期中国职业指导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德忠;异质的移植与内化: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7 夏兰;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陈功江;校训:大学个性化之彰显[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崔恒秀;民国教育部与大学关系之研究(1912-1937)[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孔春辉;以师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霞;齐鲁大学的校园文化研究(1928—1937)[D];山东大学;2006年
2 李青栖;民国时期辽宁地区高等教育述论-(1912.01.01-1931.09.18)[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勾小群;民国时期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娟;民国政府私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于萍;民国时期留英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彭慧丽;民国时期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研究(1912-1949)[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欧斌;民国时期私立高等教育与当代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谢峰;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唐庆锋;民国时期的大学院与大学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韩斌;民国时期大学入学数学考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4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34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