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物理类研究生为例
【作者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分类号】:G649.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丽;研究生培养模式刍议[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年02期
2 赵丽,韩延明;论大学理念的嬗变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拓展[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瞿海东;创新能力与研究生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4 刘鸿;论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J];江苏高教;2002年06期
5 何杰,朱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趋势[J];江苏高教;2003年03期
6 刘鸿;论大学的分层与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实现[J];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04期
7 张骏;创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模式 促西部大开发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1期
8 刘鸿;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殷凌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04年04期
10 孙艳;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及其实现[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肖雄;;西南联大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陈俊钦;;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李小昱;王为;;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启示[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关凤荣;赵静波;;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2012年
5 孙智慧;;财经类院校硕士生培养的改革与探索[A];中国领导人才的开发与管理——2010领导人才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党政与国企领导人才素质标准与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选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 王欢;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与借鉴[N];光明日报;2008年
2 王雪平;军事指挥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应改变[N];解放军报;2007年
3 李荣国邋陈晓春;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该调整了[N];新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严鸿珍;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魅力何在[N];新华日报;2001年
5 记者 朱振岳邋通讯员 周炜;浙江大学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通讯员 王磊 记者 余传诗;上海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N];光明日报;2006年
7 记者 罗霞;昆工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N];云南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沈祖芸 计琳;“联合基地”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本报通讯员 龙永筑 本报记者 吴春燕;“贯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获“三赢”[N];光明日报;2003年
10 记者 刘昊;奖助学金制取代公费自费之分[N];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珊;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张茹;新加坡与泰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瞿海东;基于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颜建军;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陶春莉;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时代特征[D];兰州大学;2006年
6 白玫;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苏曼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郭青青;中英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9 王祺;建构主义视角下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10 肖国芳;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45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45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