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型大学“共治”模式的“恒”与“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彭国华;雷涯邻;;美国大学共同治理规则研究述评——以对《学院与大学治理的联合声明》反思为视角[J];高教探索;2011年01期
2 于杨;张贵新;;美国大学“共治”的两难处境及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3 上官剑;;中西方文化差异中的大学社会服务观[J];江苏高教;2009年04期
4 李国强;;高等教育语言流变与高等教育利益相关群体变迁[J];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5 徐贵权;论价值理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王飞;王运来;;制度拯救:大学“去行政化”及其合法性的复归——基于组织社会学角度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2年02期
7 王益民;宋琰纹;;能力构型、交易成本与治理模式的协同演化——一个内生性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的分析框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李建华;牛磊;;罗尔斯正义理论拒斥功利主义的伦理反思[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许燕;;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J];现代大学教育;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虞宝桃;;论大学院系领导与管理过程中的互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聂小明;;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姜红;;本地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安徽对外汉语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张传彪;傅绍清;;从“假相等值”看词典的“双刃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王祖林;黄义武;;张伯苓“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理念及其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赵志军;;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和文化的自觉——论王蒙的语言观[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陈慧平;实践理论的非实践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刘胜;方瑞芬;;中国话语研究及发展趋势[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唐晓琳;董岩;;拉丁语: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共同体[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郝艳萍;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功能观及其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晓春;;《清语易言》的语言学价值[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相丽辉;吴晓娜;;大学自治与政府干预的关系——教育上的一个两难问题[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田建华;;定位与反思——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如何作为[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郭云凤;;阿什比的技术人文主义大学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唐颖;;素质教育,重在实践——汽车专业高校发展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实践参与能力[A];四川省第九届(2009年)汽车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徐琴;;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翻译对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殷相印;;论三一语言学的人文主义语言观——兼评王希杰的修辞观[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9 彭文钊;;语言世界图景的知识系统:结构与生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10 刘惠民;张玉光;赵龙庆;姚孟春;;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10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徐亚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陆晓燕;修辞学视阈下英汉声韵和押韵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志军;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永静;我国高校学年学分制的实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郑其瑞;普通中学班主任工作动力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爱军;构建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校本研究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唐金莲;论可译性的哲学理据[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代妮;论高校社团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张蓓蓓;高校“发展性”学生工作理念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英杰;规律与启示──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2 沈文钦;;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学术自由判例及其法律意涵[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吴慧平;;加州大学的治理变革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4 吴合文;张强;;牛津大学治理改革构想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5 赵孟营;组织合法性:在组织理性与事实的社会组织之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王益民;宋琰纹;;全球生产网络效应、集群封闭性及其“升级悖论”——基于大陆台商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4期
7 王飞;;“高等教育强国”概念追溯与逻辑反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8 陈伟;西方高等教育的政策变革与经费模式的结构性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9 盛冰;高等教育的治理:重构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10 王洪才;;对露丝·海霍“中国大学模式”命题的猜想与反驳[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肖社初 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N];南方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春多;20世纪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张凤贤;美国高校教师聘用评价机制研究及启示[D];河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红霞;张水静;董蕾;;职业院校开展全程化就业教育工作探讨[J];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张久春,刘永俭,常恕绵;深化改革,完善高校特色的公寓化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1993年01期
3 刘东;加强低值易耗品管理 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J];孝感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4 任景玺;后勤服务工作应遵循的原则[J];山西农机;1999年S2期
5 宋亚勋,王东武;整合科技优势 强化科技创新 服务地方经济[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04期
6 刘桂芬;班主任与大学生的创新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3期
7 刘俊学;服务性: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特征[J];江苏高教;2001年04期
8 姜香清;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探讨[J];怀化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孙继旺;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新形势下的服务新理念[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宋静竹;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服务学校各项工作[J];石油教育;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完善高校就业工作机制[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2 殷朝晖;沈红;;论美国研究型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及其启示[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3 黄好;;从交易成本角度理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微观层面[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邓蕊;袁建辉;;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制度供给与市场需求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5 Benoit Eynard;Lars Hein;;欧中合作,加快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耿国阶;孙萍;;创新型国家战略下高校科技创新队伍建设的路径探讨[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7 黄敏;;高校管理引入ISO9000重要性探究[A];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潇;王世胜;;高校营销的理论与实践初探[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金立峰;;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王雪竹;李炎锋;;浅论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霞;交流 合作 发展[N];云南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刘加莹;商学教育亟待与市场需求合拍[N];中国商报;2005年
3 何怀宏;诉诸公共理性[N];经济观察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黄红芳;高校应围绕市场需求设专业[N];新华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汪瑞林;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围绕地学特色发掘市场需求[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何勇海;大学生求职与市场需求[N];发展导报;2003年
7 于健慧;从人才市场需求的角度研究高校人才培养对策[N];中国人事报;2005年
8 张纹;希望加强与中国相关机构的合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9 实习生 王婉 陈`T;大学生求职如何应对市场需求?[N];科技日报;2009年
10 贺林平;民办高校毕业生一枝独秀[N];中国改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超;20世纪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仲云;平等·民主·合作[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吴宝娜;综合性大学服务教师教育的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3 马莉;中国高校营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4 王静;高等教育市场需求与素质教育[D];西北大学;2003年
5 张立林;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6 成武雄;太奇公司MBA培训市场营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文平;北京高校公话项目市场需求与对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8 赖爱春;民办高校专业设置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行昌;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的市场适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程惠斌;完善我国大学生市场化就业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77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77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