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波多里奇质量标准应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9.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文浩;李娟;;美国高等教育的文化渊源及其特点[J];学理论;2011年20期
2 李青合;;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成功之道[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3 杨敏;;美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8期
4 孔令帅;;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政府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年02期
5 武世兴;杨亚鸿;;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考夫曼创业基金会关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4期
6 王萍;;女性主义运动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影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罗会德;;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的借鉴及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8 万圆;;完善的税收制度: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J];学园;2011年04期
9 孔云梅;;美国慈善基金对高等教育的作用[J];理财;2011年08期
10 谢俊;谢佳;;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前景[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超;;美国高等教育行政干预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2 李真真;;美国高等教育资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卓平;谢清;;俄罗斯与美国高等教育凭证制度比较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牛道生;;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顾基平;;从教育立法看美国战后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单中惠;;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何亚平;刘立萍;;从中外医学教育标准的差异看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邬春芹;;《军人权利法案》的历史地位及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杜晓利;;美国高等教育布局的特点与启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赵公明;;我理解的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厦门大学高教所 李斌琴 廖仲毛;美国高等教育特点及启示[N];中国服饰报;2005年
2 戴正宗 编译;高成本让美国高等教育失去竞争优势[N];中国财经报;2011年
3 薛涌;美国高等教育的现实人生[N];中国会计报;2011年
4 李开复;透视美国高等教育(一)[N];科技日报;2004年
5 李开复;透视美国高等教育(二)[N];科技日报;2004年
6 ;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四)[N];科技日报;2004年
7 李开复;透视美国高等教育(三)[N];科技日报;2004年
8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N];国际商报;2007年
9 薛涌;哈佛“富贵病”挑战美国高等教育[N];东方早报;2008年
10 弗兰克·罗兹;一位大学校长眼中的美国高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保星;南北战争至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
2 姚云;美国高等教育立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书峰;美国退役军人教育资助政策形成与变迁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5 刘宝岐;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马立武;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宪法权利保障探析[D];河北大学;2004年
7 蔡国春;美国院校研究的性质与功能及其借鉴[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胡韵;军队院校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的研究与构建[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9 徐丹;克拉克·克尔的高等教育实践与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齐泽旭;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银霞;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孔令帅;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苏曼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罗莉莉;美国高等教育“成人化”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贾磊;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波多里奇质量标准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王锐英;教育公平理论及其在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红艳;美国私立大学筹资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谢丽梅;殖民地时期美国的高等教育(1636—1769)[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王芳;美国州立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包敏丹;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98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9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