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发布时间:2020-05-07 07:45
【摘要】: 交叉学科研究是世界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其深度和广度已成为影响创新、特别是源头创新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也是解决重大技术、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人才储备、多元的学科结构层次等资源,又决定了研究型大学在科研实践中的砥柱作用。因此,研究型大学具备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显著优势,应当成为交叉学科研究开展的主要阵地。 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和六个章节,以集权与分权的管理理论为前提,围绕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组织与管理而展开。在理论综述部分,论文的研究着重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比较研究,对比了国内外交叉学科研究现状以及交叉学科研究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同时在此基础上着重总结了美国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组织模式发展上的有益经验;其次是分析了当代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组织模型以及三大主要载体,从集权与分权的管理理论角度,提出了相对应的管理方法和对策;在实证研究部分,论文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的案例探讨,指出要解决我国高校在交叉学科研究中遇到的体制、结构、人员等复杂问题,必须从体制层面上研究适合我国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管理方式以及恰当的支持政策,并提出了相对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论文最后得出了:大学研究院应成为推动我国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主要载体和主要组织模式的结论。 本文的研究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促进交叉学科研究提供可操作性的经验,为改善交叉学科研究的管理提供可参考的对策,促使交叉学科研究顺利进行。
【图文】:

交叉学科,学科,能源科学,边缘科学


正进行到第三代。 1、第一代交叉学科——边缘科学,即两门成熟的学科,,通过信息交流、相互渗透,产生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中包括两种:1)相邻学科的边缘地带,如生物物理、工程物理等。2)用一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另一门学科,如量子生物学、生物力学、化学仿生学等。 2 、第二代交叉学科——综合性科学,是以特定的自然界的客体为对象,运用多学科的信息、方法和理论去进行研究,如环境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这种发展,说明自然科学内部的信息流在加大,科学正朝看综合化、整体化的方向迈进。 3、第三代交叉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的概念与方法, 作为一种特殊信息,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往返转移,交互使用。如将“熵”的概念引入经济学,“最小作用力原理”也被用来解释社会现象。信息汇流,形成技术经济学、科学学、未来学等等。 第二,横向来看,我们可以用一幅图来表示交叉学科与外界的复杂联系,从中也能看出其不断前进的变化发展。如图 2 1。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闵维方;关于一流大学建设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王晶华 ,施红玉;从系统科学角度看学科交叉现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12期

3 吴丹青,张菊,赵杭丽,吴光豪;学科交叉模式及发展条件[J];科研管理;2005年05期

4 陈立;武夷山;;《促进交叉学科研究》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1期

5 王战军;什么是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基本问题研究(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1期

6 胡之德;浅议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01期

7 赵文平;吴敏;王安民;;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3期

8 薛澜;关于学科交叉问题的一些理论探讨[J];中国科学基金;199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卫庆;研究型大学科研竞争力战略与对策初探[D];浙江大学;2002年

2 段丹;基于矩阵结构的大学学科组织结构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王琳;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组织结构变革[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金薇吟;学科交叉理论与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胡卫锋;一流大学交叉学科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王靖;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管理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冬;英美部分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及借鉴[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刘欣;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肖彬;中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发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李丽刚;中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52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652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b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