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数字化条件下高校校园媒介的融合开发与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11:47
【摘要】: 高校校园媒介是高校校园新闻发布和文化活动组织、展示的载体,肩负着意识形态的使命,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高校校园媒介的传播方式,既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实证研究显示,目前高校校园媒介受众媒介接受习惯已经改变,对以校园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接触频率远远高于校报、电视等传统媒体,对电子屏幕、楼宇电视的接触率与传统的校报、电视相当。从校园媒介受众使用的满意度来分析,满意人群只占27%,不满意人群占73%,总体来说满意度较低。受众对校园媒介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媒介内容的丰富、新媒介形式的采用、提高媒介时效性、增强媒介互动性。受众对手机网、楼宇电视网、电子邮件网等新的新闻和信息传递方式抱着很大的期待,共有88%的受访者建议校园媒介借鉴学习社会媒介的方式,吸引受众。 高校校园媒介管理者对校园媒介受众接触度和影响力评价不高,管理者对校园媒介体制革新抱有很大期待,管理者对传统媒体的改革和新媒体的建设有很高的愿望,分别达到73%和81%。 目前高校校园媒介管理的研究极少,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立足于高校校园媒介的管理和使用的现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在现有高校校园管理体系下,校园媒介可以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引入已经在社会媒介的实践中取得一定效益的“媒介融合理论”,借鉴先进的媒介传播观念和技术改造校园媒介内容生产和发布模式,通过管理的融合、人力资源的共享、内容生产的融合、信息发布体系的融合,实现高校校园媒介管理效益的提升,以更好的校园媒介产品吸引受众,最终达到提升校园媒介影响力的目标。 本研究根据对国内外媒介产业集团媒介融合经验的总结,提出一种数字化环境下的校园媒介融合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流程。它对我国高校校园媒介融合实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图文】:

辐射型,办公室,媒介


附图 8:“这种专门为方便媒介融合体制的交流与合作而设员居中、其他工作人员在四周分布、纵横交错的,提高工作效率。2.建立数字化编辑部工作平台,为工作者提供更到音频、视频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予以整合,,也是媒介融合的内在动力。在融合媒介体制下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647;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凡;;教育改革助力:香港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J];中国教师;2011年16期

2 刘佳佳;;论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4期

3 高朝营;;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职业;2011年23期

4 金鑫;;浅议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8期

5 秦李;;应对数字时代的教师之“惑”——教师媒介素养及其提升策略[J];中国教师;2011年15期

6 潘芳;;论少数民族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罗文华;孙墀;林春雨;马孝莉;;“职技高师”在校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分析——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案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3期

8 金yN;;媒介素养教育:信息传媒时代语文教学的全新视野[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7期

9 谢琰;;科学教学中应引入媒介素养教育[J];湖南教育(下);2011年06期

10 刘晓敏;;教师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亚平;;萌芽与非自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媒介素养教育探析[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2 刘锐;;当代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熊建军;;试论乌鲁木齐7·5事件的媒介管制作用及政府行为不足[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4 张小颐;张婧娴;;网络异化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探索“角色病毒”与儿童心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马三津;田真;薛宗厚;;提升高校校园环境水平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6 徐瑾;;互联网时代上海高校媒介素养调查报告[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7 李晶;;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媒介素养——对浙江金华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8 曾娇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之探讨——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教育行动“小小看媒体”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9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谢小红;;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非自觉状态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付瑛;让学生真正成为媒介实践的主体[N];中华新闻报;2009年

2 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何村 耿文静 何村为;农村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任重道远[N];中华新闻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俞水;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实验[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张淑华;让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走进课堂[N];郑州日报;2009年

5 周云、景大智、赵雅静 整理;媒介素养教育与少年儿童成长[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6 孙抱弘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媒介素养教育注重公共理性的提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冯恩大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系;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当下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王文科 赵莉 浙江传媒学院;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张艳秋 李伟;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三次浪潮[N];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池州学院院长 何根海;一所地方高校校园整体置换的尝试[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锋;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津池;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晓敏;美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宋瑜;后现代语境下的传媒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曲婧;全媒体时代网络问政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马晓超;电视的假相[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7 张斯琦;微博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徐琳琳;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n,

本文编号:2660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660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b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