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历史演变驱动因素与作用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2 17:11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具有很强的发展路径依赖。从其发展历程看,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的历史演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是长期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其中,政府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历史演变的关键主导因素,高等教育的区域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服从于国家体制与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政治、经济、历史、自然地理条件、文化五个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
【图文】:

脱离实际,高校,战略,新中国建设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强调全国一盘棋,急于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尤其是钟情于落后地区。不管是经济建设,还是文化教育,都采取后进赶先进的战略,,结果使落后地区的快速发展脱离实际,先进地区的慢速发展也脱离实际,高等教育更是如此。1977年与1949年相比,全国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增长了2倍多,而京沪两地的增长不足0.5倍。①西部的西藏、青海、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等省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增长较快,而东部的福建、黑龙江、四川、广东、浙江等省则增长较慢。作为当时新中国建设重点的西北,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一直高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华东,而华东的发展速度甚至在全国的平均线以下,一直处于被抑制状态。从高校数量差异来看,院系调整对平衡各大区的高教发展起了奠基性作用,它造成了全国高校向六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沈阳、西安、重庆、武汉)云集。1977年,山西、内蒙、安徽、河南、湖南、陕西、新疆的高校数目与1949年比增长都超过3倍;而上海、四川、福建的高校数呈负增长;北京的增长率和全国基本持平,不足1倍。②应当说,改革开放前所采取的种种“抑先扬后”策略取得了它的实际效果,为中西部(主要是西北和华中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矗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再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高等学校领导体制都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向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给予东部地区重点支持,因而在高等教育资源上也给予东部重点支持。这一时期,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高等学校的增设以东部地区为最多,共187所,同期西部仅增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培青;中国教育传统研究与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兵;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探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1期

2 李洪亚;;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1978—2005[J];北方经济;2008年12期

3 诸杰,刘志强,任文君,张晓娟;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刘建银;;我国私立学校组织形态演变的历史透析——基于非营利组织的视角[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刘建银;;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与反思[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刘肇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城镇化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3期

7 朱守先;张雷;;我国城市化与静脉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城市问题;2008年01期

8 黄险峰;李平;;国有企业部门规模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各地区的经验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08年02期

9 黄险峰;李平;;国有企业效率、产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一个分析框架和基于中国各省区的经验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01期

10 王振成;;我国高校党的监督的历史考察[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斌贤;;编写《外国教育史》教材的体会[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李福春;;外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演进与整体性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刘松林;马庆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李玉非;;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回顾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谈儒强;;对“文革”前十年间中学课程改革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刘松林;马庆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韩孟;;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禀赋——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禀赋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把稳国民经济运行改善宏观调控的基本点[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8 赵栋昌;周腊梅;;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及其转移的绩效影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姬亚平;;服务型政府的困境与出路[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10 郑长德;;集聚与增长:来自中国各省自治区的证据[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美丽;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强;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潇;中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吕娜;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1年

10 官永彬;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勃;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测模型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2 马媛媛;著史奠基—我国高校艺术类动画专业“中国动画史”课程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刘杰;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我国农业经济产出的计量经济学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杨柳平;1949-1978年海峡两岸华侨教育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吕玉;教研组长学科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彭婧婧;“民转公”教师生命历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丹;1958-1960年甘肃省高等教育“大跃进”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冯利花;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研究(1949-195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巧慧;关于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材传承文化经典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耀元;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历史演进[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雪文;陈玉琨;;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2 娄源功;;地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认定与布局的再思考[J];大学(学术版);2011年06期

3 蒋莉莉;;部属普通高等学校区域分布的差异性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04期

4 肖慧欣;黄子杰;;福建省高校区域分布特征及发展对策[J];教育与考试;2008年04期

5 尚红娟;;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对教育竞争力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中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7期

6 宋承祥;;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协调发展研究》[J];东岳论丛;2010年04期

7 贺金林;曾凡菊;秦竟芝;;新中国成立来广西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演变探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李若建;;高等教育布局与区域发展研究[J];未来与发展;1994年02期

9 谭光兴;对江西高等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刘惠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锋亮;史静寰;刘帆;;中国高教资源的区域协调状况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陈媛;;我国大学教师角色地位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刘增奇;;高等教育产权会计[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陈然;赵庆年;钟耿涛;;中美两国在高校区域分布上的比较及启示——高校分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角度[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岳昌君;;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人学机会均等化(初稿)[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惠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7 刘海波;陈亚伟;田华;;不同发展水平下发达城市政府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以伦敦、上海、宁波为例[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薛道华;;合理布局高教资源 促进四川教育均衡发展[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9 王雪娟;;构建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方法探寻[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阎凤桥;;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区域分布、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妙玲;充分挖掘利用高等教育资源[N];光明日报;2005年

2 记者 李舒瑜 李文生;赋予深圳特殊政策推动高校事业发展[N];深圳特区报;2006年

3 杨东平;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N];学习时报;2006年

4 西南科技大学校长 肖正学;区域平衡:高等教育公平和谐的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记者 张哲浩;陕西高教改革有新路[N];科技日报;2006年

6 记者 李文生 李舒瑜;广东高教资源应向深圳倾斜[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聂春林 特约记者 项俊平;武汉城市圈教育综改启航:部省高校合作破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记者 兰锋;江夏学院(筹)一期工程竣工典礼举行[N];福建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宋华茹;高教资源要向河南倾斜[N];河南日报;2008年

10 李可迅;西部地区办好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N];黔西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彦西;欠发达省区高等教育资源整合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英娟;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玲;美国知识观转型与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变革之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彭勃;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杨兰英;教会女子大学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魏海苓;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庞国斌;我国公共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荣山;国际合作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刘慧玲;两岸高校财务制度之比较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昭翠;辽宁省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晓莉;美国社区学院职业培训历史演变及借鉴启示[D];山西大学;2008年

3 赖红梅;我国教育学院机构建制的历史演变与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_g洁;美国联邦高等教育法规的历史演变与主要法案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5 梅海玲;山东省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高军慧;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朱志成;中型城市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王红悦;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建民;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可持续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10 苗招弟;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60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660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2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