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主体间性视域中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0-06-01 00:05
【摘要】:主体间性作为一种崭新的哲学范式,已经成为当前国内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将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当前热点问题的关照和回应。主体间性改变了主体性在处理人与人、人与外在世界关系上的“主→客”二分模式,改造了主体中心论的狭隘与偏执,引入了平等、对话、交往、理解等新理念,主张个体与外在自然,特别是与他者、与生活世界之间应构建一种“主一主”的关系模式。本文将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模式的转变,在教育实践中有效释放和激发多元主体的主体意识、主动能力和合作精神,进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文章首先通过对主体性、主体间性以及主体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的界定,阐明发展脉络,厘清主体间性和主体性的关系,明晰了概念之间的异同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为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确立主体间性做了理论铺垫。 文章同时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指出了在主体性观念影响下,我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凸显了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确立主体间性的现实基础和紧迫性。 文章进而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确立进行了分析,从必要性、现实性和可行性三个方面着手展开,为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确立主体间性提供了具体支撑。 文章最后阐述了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提出了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路径,即由“独白”走向“对话”,从脱离“生活世界”到回归现实生活,并构建出两种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模式,即大学生自育模式、融洽的师生交往模式,同时为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即完善多元主体的参与机制、形成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评价机制,形成了主体间性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较为完整的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国芝;;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文化变异功能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李希廷;周加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年06期

3 任嫦勤;曾辉;李明;;公共意识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基点[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李荣汉;;美国思政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1年15期

5 赵平;孟凡平;;主体间性暨《文学与人生》课程的哲学基础与教学实践[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郑士彦;;从职教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谈起[J];学周刊;2011年10期

7 许宁;熊小毛;;后奥运时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J];大家;2011年14期

8 元建基;宋晋玲;;中西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比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5期

9 马子孔;李岩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J];大家;2011年15期

10 邹昕;王立群;;严肃游戏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赖英腾;;谈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2 赵子林;;浅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慧玲;唐桂娟;;回归生活世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刘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的时代价值[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5 陈永福;;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6 郭焱;;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余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的内容和原则[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8 李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人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9 张美琴;;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10 邱子辉;;构建三级配套体系,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跃华邋通讯员 李静;厦门大学: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角[N];光明日报;2008年

2 东海舰队某观通旅政委 李建海;要善于激发大学生士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感[N];解放军报;2008年

3 文选德省政协副主席;《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纵论》序[N];永州日报;2008年

4 杨贤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六盘水日报;2008年

5 刘富书 彭俊武;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费比[N];学习时报;2009年

6 王桂华 张强 李发;论全球化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N];廊坊日报;2009年

7 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分院 孙爱霞 冯宪书 王久战;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辩证法[N];光明日报;2009年

8 刘云奎;“三个紧贴”提高教育质量效益[N];战士报;2009年

9 记者 阿孜古丽;我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N];西藏日报;2009年

10 李希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N];解放军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2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3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8 王晓东;多维视野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形态考辨[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何林;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结构[D];黑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小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单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雷奕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的交往[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5 郭彦梅;理解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丹;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D];湘潭大学;2008年

7 杨雪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贞;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晓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10 赵丹;试论主体间性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90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690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2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