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范式转换及其协商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07:47
【摘要】: 现代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高等教育成为社会利益的汇集点。多元的利益主体提出了各不相同的价值诉求,教育价值走向多元。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中,单一的强势主体用自己的教育价值观主导的高等教育评价已经越来越难以被认同,建立在价值确定与预设基础上的评价活动也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争议,价值冲突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价面临的基本问题。如何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主张,怎样组织基于多元价值的评价活动,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本研究以“价值多元”为变量,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实践中现实矛盾的解决,探寻高等教育评价的范式转换及其在新的评价范式中如何建立价值协商机制,试图探索形成基于价值协商、价值认同基础上的新的评价范式及其协商的机制。 研究围绕“价值多元”,沿着“回顾与梳理—反思与批判—建构与超越—实践与应用”的研究路径和逻辑线路展开。 研究从历史的视角回顾、梳理了西方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对称之为前三代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历史上对这些早期评价方法的批判,包括对价值多元化的排斥问题、管理主义倾向、对调查的科学范式的过度推崇等;进而指出,第四代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回应价值多元化问题而被引入,论文重点探讨了第四代评价理论的思想及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基础的演变、社会思潮的影响和方法论的转换等维度考察了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 反思与批判部分着重讨论新的评价范式的需要。论文从理论层面反思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评价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引进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后,在评价实践活动中,政府对高等教育评价本质的把握与价值选择;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所面临的多元价值的困境;从评价目的和功能、评价的价值选择和评价准则、评价的标准和指标、评价的信息资料收集与处理、评价的结论和功能等层面透视批判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活动面临的现实矛盾与冲突;进而提出,在当前多元价值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的背景下,价值冲突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价面临的基本问题。之后,运用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和哲学层面的共识理论,寻求破解高等教育评价价值困境的依据,从理论上回答了多元价值冲突得以协调的路径选择应当是价值协商。 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评价实践中的矛盾与冲突,已经超出了方法和技术的层面,多元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基础问题,高等教育评价理论需要从假设前提、价值基础、模式重构、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转换,这样的转换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加符合“范式”转换的特征,因此现代高等教育评价面临范式转换的现实需要。研究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发展表现出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概括和总结,提出了我国现有高等教育评价的范式及其基本特征。结合国外第四代教育评价范式的有关思想和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现实情况,研究从假设前提、价值基础、方法论基础、评价准则、信息资料的收集和评价结论的形成等维度构建了新的评价范式所应体现的理论框架。 研究对基于价值协商的第四代评价在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项目、澳大利亚校本评价、英国良好开端项目评价等评价案例中的实际运用进行了分析,总结其优势和局限性;从国际视角综合分析了价值协商在这些案例实施中获得的经验和启示,以期为构建适合我国高等教育运行环境的新的评价范式及其价值协商机制,提供有益的操作策略层面的借鉴和启示。 价值协商机制的构建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评价范式转换的关键和核心问题,研究对我国价值协商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具体的设计,探讨了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协商机制的社会基础,分析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阐释了在我国建立协商机制的可能性。研究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价值协商机制的有效实现需要建立评价规范体系,以从理性的角度为评价参与主体提供行动的指南与参照。新的评价规范体系的建设要充分考虑我国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和高等教育运行环境;要得到利益主体的参与和认同;评价伦理规范要符合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期待;要体现公平、公正和尊重的原则。价值协商还需要通过建立权力制衡和约束机制、利益表达机制、沟通交流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等制度安排为进行有效协商提供组织保障。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协商机制具体体现为协商的内容、程序和策略,论文阐述了新的评价范式的语境下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价值协商的内容、程序和策略。 最后的应用部分,研究选择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中的院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等评价类型,就价值协商机制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有关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业国;杜瑛;;教育价值的多元与教育评价范式的转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高千;;关于由课程研究到教师研究范式转换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19期

3 靖安达;;多元化翻译理论的视角之变译理论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李陵;;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范式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于林龙;;超越合作原则的交往理性——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意义理论的范式转换之思[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6 江马益;;他性:文论范式转换的动力维度[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4期

7 余俊;;论环境难题对法律科学的范式影响——兼与蔡守秋教授商榷[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陈国富;李国辉;;建设性批判:马克思批判思想的范式转换[J];理论月刊;2011年08期

9 周志发;;论非洲国家民主化范式转换——基于容错性民主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10 ;《江苏教育研究》2011·7A要目[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诚;;现代公法理念与中国外贸管理法的范式转换[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何颖;;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的范式转换[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姜岩;;营销学理论范式变迁的追溯与展望[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徐传谌;刘凌波;;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一个理论演进的综述[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5 卫磊;;价值与事实的双重追问——犯罪学的本体重构与范式转换[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6 傅沂;刘汉民;吴丽锋;;路径依赖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演变研究——从新制度经济学到演化经济学的转变[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川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行政范式转换与创新——以长三角为对象的一项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8 杨祥全;;武术体育思想的历史形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葛洪;;编辑活动的范式转换[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10 眭纪刚;;技术经济范式转化期的结构调整:以新能源为例[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视野扩展与范式转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知名网友 五岳散人;山寨文化是一种范式转换[N];东方早报;2008年

3 李潇潇;检视兰十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教授 马敏;如何理解史学研究中的“范式转换”[N];长江日报;2007年

5 秋风;人口政策需要范式转换[N];中国经营报;2007年

6 秋风;中国改革面临范式转换[N];中国经营报;2006年

7 北京大学哲学系 杨学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N];光明日报;2009年

8 赵德武;中国经济学要来一场研究范式革命[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9 项煜虹 崔政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世博会体现人与技术关系的范式转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韩孝成;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几个关键因素[N];大众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瑛;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范式转换及其协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崔淑珍;西方英语写作学的元学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徐纬光;现代中国政治话语的范式转换[D];复旦大学;2006年

6 袁春晓;产业组织演化论[D];四川大学;2002年

7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孙玉忠;科学进步及其中间范式[D];吉林大学;2004年

9 陶宏才;安全协议结构及其范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增林;阅读教学的范式转换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曾翔;重写文学史的理论与实践[D];西南大学;2006年

3 蒋艳;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技术范式转换的作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伍正翔;从“祛魅”到“附魅”:教学设计的范式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全印;解构与重塑[D];河南大学;2006年

6 张敏娜;科学发展取向下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范式转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谢龙;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范式转换”关系的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邹彩霞;生态自然权论[D];吉林大学;2005年

9 章德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教案问题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雅娟;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翻译中的杂合[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96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696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1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