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0-07-07 11:08
【摘要】: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与教育者一样平等的人,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通过主体间认同一致和相互理解,使交往双方获得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和境界提升。在此认识上,笔者首先着手进行概念的界定,主要阐释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三对概念,为介绍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教育模式提供了概念和理论上的基础。第二部分笔者主要是分析了构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原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主要表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不平等、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生活、教育目标不准确和教育方法单一四个方面。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主体性哲学的长期存在和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以及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变化。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阐释了构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这一部分体现了构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提出了构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以人为本”时代理念的必然之势、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思想观念变化的客观要求。最后一部分,笔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批判的认同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并且把构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依据放在这种理论的大背景下结合现实的实际条件提出了若干措施,以期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添砖加瓦。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研究是一种理论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客观要求。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寻求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人的崭新模式。同时,也可以使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弊端和困境,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琚红;主体间性家庭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宇;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王刚;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齐少华;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探析[D];西安工程大学;2011年

5 王磊;主体性视域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45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45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a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