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基于问题解决的大学生团队学习认知互动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2 10:07
【摘要】: 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以个体为单位的学习和工作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团队的潜力与团队学习的优势随之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是“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尽管团队学习很重要,我们对它的了解却非常贫乏,我们必须要能清楚地描述,当它发挥功能时的现象是怎样的?并且更明晰地区分,消极低效的“群体思考”和积极高效的“群体智力”之不同。为此,本研究以高效率团队学习为目标,从其根本过程——认知过程来展开探索,研究问题包括:团队学习中产生性互动(productive interactions)的表现及其互依本质是什么?如何对一个学习中的团队观察和分析成员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在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及“支架”概念启发下,先从理论上探索高效团队学习认知互动的实质及其分析思路。实证研究在对142人个体测试和17人团队测试的预研究中展开。与此同时,进行了两项不同类型团队的情境化访谈,包括17位来自大学生优胜创业团队成员和33位大学生自愿组合临时问题解决团队成员。从11个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结果中选出分别代表“完全解答”、“部分解答”、“完全错误”的3个典型个案,对其微观认知互动过程进行个案分析,从而提供事实的综合描述与深刻分析结果。进一步实证研究通过系统观察获取变量数据并进行统计检验。具体而言,按规定时间内解答程度与结果,将团队分为高效团队(“完全解答”)和低效团队(“部分解答”)。将6个有效团队的全程讨论转录成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与差异性检验。最后,采用被试间设计,尝试对团队学习互动过程进行实时干预。通过分析上述系统的研究及数据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认知互动是制约团队学习效果的核心过程。 (2)团队学习的成败不在于互动时间、互动频率;团队学习的效率也不取决于团队内有无关键思路涌现。互动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使他人投入更高级的认知加工。 (3)对于个体有难度的任务,其认知加工混含有正确和错误的成分。个体认知加工的正负向变化(清晰←→混乱、正确←→错误)与其所在团队的同伴所提供的认知支持密切相关。 (4)高低效团队互动过程中涌现的关键提议频次、关键疑问类型、偏离提议频次无显著差异;高效团队的正相互理解情节显著高于低效团队、负相互支持情节显著低于低效团队、负相互监控情节显著低于低效团队。换言之:高效的团队在捕捉同伴认知中的正确成分、质疑或否定其错误成分;同时在正确的成分上相互添加、精制且持续加工的特征突出。低效团队并非团队缺乏关键提议或关键疑问(关键性洞见),而是对团队内涌现的重要认知贡献缺乏相互推进与持续的加工。 (5)高效的团队学习认知互动的实质是互为支架。从相互理解(尤其有效精制)、相互支持(尤其关键疑问回应)、相互监控(尤其对偏离提议的质疑/否定)等维度可以实现对互为支架的观察与分析。抓取“关键性话语”,并以此标记的典型情节分析客观有效、清晰简便。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2.0
【图文】:

模型图,团队学习,模型


已有的团队学习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组织学习和团队有效性等两个领域(毛良斌等,2007)。组织学习研究把团队学习视为组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讨论个体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三者间的关系及团队学习在组织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Crossan et al., 1999),如有学者描述的团队学习模型(图 1.1),该模型融合了组织条件与团队学习过程来描述集体学习与组织结果,在对公司科技团队、医院护士团队等研究中都获得了支持(转引自 Corpening, 2003)。团队有效性研究则把团队学习视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单位,具体探讨团队学习的特征、过程、作用及影响因素(Edmondson, 1999)。

模型图,团队有效性,模型,团队


借用团队学习行为问卷进行测量,该问卷共 7 个项目,如“在小组中的人经常提议,对讨论所涉及问题的假设进行验证。”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少,但向我们预示了团队学习已引起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已有研究反映出不同角度下学校团队学习运用的探索。3.2 团队互动过程的观测自 McGrath(1964)提出“输入—过程—输出”(input-process-output,简称 IPO,参见图 3.3)模型后,该模型成为后来团队有效性研究的基础。“团队互动过程”作为联结“输入”与“产出”的中间环节,与团队有效性密切相关。有学者认为,当团队已具备外部支持条件时,“其内部的互动对于提高团队绩效的作用就更为重要。”(Ancona, 1990)另有学者指出,相对于团队构成变量而言,团队运行过程变量比较动态,而对动态的过程变量的研究则更有利于把握团队有效性的实质(武欣,吴志明,2005)。下面着重介绍国内外有关对当前或将来认识产生影响的团队(互动)过程的观测、分析研究(包括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以了解其观测的方法、范畴(维度)和技术等。

支架式,团队,示例


某个关键性话语后的反应状况,由此来考察团队成员互为支架状况。具体说来就相互理解性而言,考察的是在关键提议(相对于问题解决而言有重要推用或重要认知贡献的话语)出现后,团队内同伴的反应,即是有效识别、认同充、精致还是未加以注意的忽略或质疑、否定。就相互支持性而言,考察的是在团队成员发现团队内普遍存在的关键疑问(题解决而言,是一个必须弄清楚/弄明白的疑问,如果没有解答这些疑问则会整个团队的思考)并主动解答的状况,以及对团队内成员提出的关键疑问提效指导或相关信息的状况。就相互监控性而言,考察的是当出现严重错误或偏离话语后以及团队注意重偏离(任务重点或正确方向)时,团队内成员的反应,如,是对其识别、、否定以及拉回团队注意力还是认同、补充、精制以及对团队进程无反思等。关键性话语标记下的情节分析有助于揭示成员间的互动特征,若团队成员充分的相互理解、有效的相互支持、警觉的相互监控(参见图 2.2),则是团员认知加工上互为支架的突出表现(也是产生性加工的突出过程表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燕;团队学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2年

2 秦琪;胶东中小企业管理团队信任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0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90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6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