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体育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陕西省体育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就业问题一直是关系社会民生的重大课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在继大学生就业难之后,处于社会“精英”层次的硕士研究生也遭受了严峻的就业考验。一方面,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人数连年上涨,研究生就业队伍逐年壮大,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另一方面,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具有专业性强,就业局限性大的特点,这也使得体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较其他专业毕业生有着更小的可选择范围,就业压力也就更大。加剧了当前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的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体育学硕士的就业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以上现状,本研究在研读大量资料文献,分析前人关于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收集来的数据资料和调查问卷为依据,以陕西省体育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具有招收全日制学术型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资格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体育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延安大学的2011年、2012年、2013年毕业生和2014年硕士研究生,以及上述高校部分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体育学硕士就业的部分就业单位。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从陕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就业现状、就业现状的分析以及相应的就业策略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读研目的不单纯,就业率不高,且逐年下降;2)就业期望高,就业面窄,多集中于学校;3)就业心理压力大,就业缺乏自信;4)职业目标缺乏,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就业竞争力有待提高;5)就业满意度高,适岗周期长,就业专业对口率低。进一步分析得出,陕西省经济结构不合理、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多与就业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就业单位不合理的用人观念、就业信息传递不畅通、就业市场不健全、来自家庭的压力、毕业生自身素质不足和毕业生就业观念较片面及就业准备不足,都是影响陕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因素。针对以上陕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就业的因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包括:1)硕士研究生自身要有应对就业的策略准备,提高硕士研究生自身素质、改变就业观念、做好就业计划和就业准备;2)培养单位要以培养市场所需的综合性人才为出发点,积极改革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3)社会要为毕业生改善就业环境,要优化就业市场、督促用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完善就业信息系统作出努力。
【关键词】:体育学 学术型 硕士研究生 就业 现状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4;G647.3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3
- 1.1 选题的背景9-12
- 1.1.1 扩招对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影响9-11
- 1.1.2 与其它专业比较下的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11-12
- 1.2 选题的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
- 1.2.2 现实意义12-13
- 1.3 研究现状13-18
- 1.3.1 西方就业理论研究13-14
- 1.3.2 国内现状研究14-18
- 1.4 相关概念及定义18-21
- 1.4.1 体育学与学科专业分类18-20
- 1.4.2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
- 1.4.3 择业观20-21
- 1.4.4 人才高消费21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的创新之处21-23
- 1.5.1 研究的思路21
-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21-23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23-27
- 2.1 研究的对象23
- 2.2 研究方法23-27
- 2.2.1 文献资料法23
- 2.2.2 访谈法23-24
- 2.2.3 问卷调查法24-26
- 2.2.4 逻辑分析法26
- 2.2.5 数理统计法26-27
- 3 结果与分析27-59
- 3.1 陕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及培养情况研究27-37
- 3.1.1 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情况27-29
- 3.1.2 陕西省研究生就业情况29-30
- 3.1.3 陕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及培养现状研究30-37
- 3.2 陕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37-46
- 3.2.1 陕西省体育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本情况37-40
- 3.2.2 陕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就业现状调查研究40-46
- 3.3 关于影响陕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业因素的调查分析46-59
- 3.3.1 影响陕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外在因素调查分析46-51
- 3.3.2 影响陕西省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内在因素调查分析51-59
- 4 结论59-60
- 5 建议60-63
- 5.1 硕士研究生面对就业的策略60-62
- 5.1.1 提高自身素质60
- 5.1.2 改变就业观念60-61
- 5.1.3 做好充分的求职计划和求职准备61-62
- 5.2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62
- 5.3 改善就业环境62-63
- 5.3.1 优化就业市场62
- 5.3.2 督促用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62
- 5.3.3 完善就业信息体系62-63
- 参考文献63-67
- 附录67-71
- 致谢71-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东瑞;关于“知识型”教学与“学术型”教学的争论与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2 洪艺敏;学术型大学办职业性教育的质量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3期
3 尹婉馨;;大学生学术型社团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2期
4 刘英明;;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11期
5 李雪林;;在科研氛围中实现对学术型教师的培养[J];中国教师;2014年16期
6 范建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低效困境”的成因及其破解——基于对S大学三年级研究生的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年09期
7 陈建林;;研究生课程体系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的视角[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8 刘爱春;谭顶良;赵小云;;学术型硕士生学术动机的调查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年04期
9 原春琳;;学术型研究生明年减招5%至10%[J];共产党员;2009年24期
10 廖莎;钟锟;;对独立学院学术型社团发展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秀珍;陈梦兰;;会计研究生专业型与学术型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龙江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文学院副院长 刘冬颖;学术型阅读促进大学生独立思考[N];光明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康传义;实现学术型和技术型教育比翼齐飞[N];陕西日报;2014年
3 厦门大学社科处 王旭;用“学术型”管理提升科研质量[N];社会科学报;2007年
4 大理州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洪;在学习中创新努力构建学术型校园[N];大理日报(汉);2011年
5 杨超;理性看待“教育投资”[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6 陈曦 苏州大学文学院;“学术型管理”≠“教授管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储朝晖;高校不宜行政划成学术型或应用型[N];光明日报;2014年
8 张华君邋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富强;从“学术型”到“应用型”[N];解放军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董少校;教师“非升即走”不招学术型硕士[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山东师范大学 徐继存 吉标;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何入手[N];社会科学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鹏;高校学术型社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2 胡梦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张巍;学术型硕士生知识观的重塑[D];西南大学;2015年
4 熊继承;大学生学术型社团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强桂;工科学术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王莹莹;外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个体培养质量评估量表的编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张婷婷;从学缘看学术型体育研究生招生培养[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8 杨惠颖;中国学术型硕士学制调整的社会历史分析[D];清华大学;2007年
9 彭钰;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郑三;外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个体培养质量影响因素评估量表的编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陕西省体育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