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理工大学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21:24
人文素质,是指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基础之上,旨在使人成其为人,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所熏陶反映出来的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精神、气质、修养的综合系统。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教育过窄、功利主义过重、重技术轻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弊端,导致学生素质降低,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需要教育质量的保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需要以课程为基本途径。课程是育人的设计规划,学校的培养目标须通过具体的课程才能达到,教育方针要通过具体课程方可落实,教学活动要以课程计划为主要依托才能得以实现,教学内容要通过课程才能转化成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可见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只有既内化到课程设置中去,又内化到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中,才能落实到整个教育过程。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我国理工大学原有课程体系的设置状况已暴露出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弊端。基于此,本论文在深化课程设置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我国理工大学在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针对理工大学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对策与建议。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总结了国内外理工大学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本文所涉及到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总结了我国理工大学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现阶段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
【学位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G642.3
本文编号:2813853
【学位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G6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耘,王颖;中外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2 刘少雪;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概况[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华中理工大学课题组;建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4 张振刚;理工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结合的典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5 李曼丽;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6 李正,李菊琪;价值取向嬗变与理工科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7 钱道中,杨福才;论重点理工大学的文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8 张寿松,徐辉;试析通识教育之潜在通识课程——以台湾中原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2期
9 龙晓萍;增强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广西高教研究;1999年01期
10 耿菲菲;美国的4-H素质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锐;中美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建议[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周秀梅;美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下的课程设置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13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813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