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6 19:11
   互联网以其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主体实践性的特点和自由、共享、平等的精神吸引了高校学生,上网成为他们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但网络带给他们的消极影响——网络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学术观、法制观等产生的冲击也不容忽视,不但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难点。网络对高校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网络德育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一个紧迫而严峻的课题,网络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成为增强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论文以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文献和部分高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并参考了部分高校网络德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从分析德育、网络道德、网络德育的内涵入手,深入研究了当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客观阐述和归纳总结了网络德育的现状,剖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表现,指出网络德育是对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网络德育的实施既要遵循现实世界德育工作的规律,又要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改进网络德育工作。首先,论文提出高校等机构和组织要提高网络道德意识、创新网络德育工作,培养网络德育意识、建设专业化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然后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在网络德育中的主体意识,重视大学生的“亚道德”表象、强化心理干预和道德教育,重视网上舆情、疏通信息渠道、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最后提出强化政府的规范与引导、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等对策和措施,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位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G641
【部分图文】:

网民,职业分布


1绪论1.1论文研究的背景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使用的便捷性把时间和空间缩小到“零”,其开放性和虚拟性,让每一个人可以尽情的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和信息,不受时间、地点、性别、国籍及年龄的约束和限制。2009年1月1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总人数已达2.98亿人。其中,由于教育部“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和互联网的娱乐特性对青少年人群的渗透,10~19岁的网民所占比例达到35.2%;20一29岁的网民稍次之,占到31.5%。从网民职业分布来看,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33.2%,其后是占巧.0%的企业/公司一般职员,占到10.3%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历年来调查结果都显示,网民中18一24岁的年轻人最多,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这其中,大学生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途径,问卷调查,学生,传统传媒


图1.3参与问卷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力丹认为,“个方面,尤其是青年一代人,它所形成的一整套规秩序。假如没有互联网,传统传媒与社会的关系,带来的却是革命性的变革。”l2]因此,高校在新形,充分利用网络为我国高校德育服务,减少网络对

问卷调查,学生


图3.1参与问卷调查学生年级分布3.2参与问卷调查学生所在地分布本次调查共回收样本282份,经调查平台验证有效样本为282份。从受访学生所地来看,陕西省大学生参与最多,占到73.4%;另外还有来自北京、湖北、江苏、浙江等12个省市的学生参与了调查。由于问卷调查采用的是网上匿名调查的方式,并声不涉及私人机密且不作个体呈现,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调查答案的真实性。调查对象也全是在一种独立思考的环境下接受的调查,所以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客性。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是积极的、向上的。绝大部分学生能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吉锋,徐细希;网络德育工作微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10期

2 武汉美;;网络德育:网络文化下的以德治教[J];未来与发展;2004年03期

3 李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及政治冷漠的原因与危害[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04期

4 张海波;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现代人格重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9期

5 谢保杰;;试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高清平;袁也丰;万爱兰;郭明;;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身健康状况的影响[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刁鸿安;;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代方震;高丽;;大学生上网成瘾问题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田芸;李增庆;;青春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6年02期

10 戴新利;;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新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红涛;毕丹;;大学生群体盲人与正常人心理状态的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刘刚;;贵阳市大学生群体公德状况调查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彭学君;李志祥;;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高校学生群体危机决策研究[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胡继红;;学习落后大学生群体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郁朝阳;Hora W.Tjitra;何铨;;在管理模拟情境中不同方面信息的获取处理对管理决策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蒋聪;;唤醒大学生音乐心理自助意识[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苏健;;非师范类专业大学生求职心理障碍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孙树勇;;大学生印象整饰动机及策略的调查[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魏红英;;我国大学生群体失业预警机制浅析[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侯沛勇;杨尚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管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YMG记者 李少鹏 通讯员 刘海军;为大学生群体开展母教培训[N];烟台日报;2010年

2 李斌、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呈现四大特性[N];人民日报;2005年

3 李斌 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呈现四大特性[N];中国社会报;2005年

4 李斌 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四大特性引人忧[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记者 宗河;2008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产生[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唐景莉 实习生 吴月辉;与网络辅导员面对面[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易锋;“蚁族”聚居大城市的背后[N];中国财经报;2009年

8 闫盛霆 张希栋 杨永刚;淄川区生源高校毕业生九成就业[N];淄博日报;2010年

9 万应慧;从“捆绑就业”说起[N];辽宁日报;2009年

10 特派记者 黄晓华;保障和促进我国女大学生就业[N];海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茅海燕;当代大学生群体政治心理研究: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考察[D];苏州大学;2010年

2 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晓燕;“偏离”与“重构”[D];上海大学;2008年

4 郑素侠;互联网使用与内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马冬卉;大学生多样性与教学针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黄国辅;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郑晓艳;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振中;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2 崔晴;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莫诗浦;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建荣;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有序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蔡苏州;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曦;SNS网站对于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关系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7 万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6年

8 王晓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朱茵;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消费文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邹平;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0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820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0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