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决策的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02 09:54
   自1999年中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我国教育与就业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处理不好,就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障碍,并可能对我国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研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决策和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录用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基于对这个问题的考虑,从高校毕业生择业和企业招聘的供需两个角度,对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现状、影响因素、就业决策、企业录用毕业生的决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首先系统回顾国内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录用毕业生的相关机制及其相关政策研究的情况。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企业录用高校毕业生的决策机制和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的决策机制进行了经济模型分析,然后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和企业录用毕业生行为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若干结论,最后基于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首先,本文综述了毕业生就业和企业录用毕业生的相关文献,为运用经济模型进行解释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本部分还对目前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的现状、问题及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了现实依据。 紧接着,本文介绍了现阶段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录用毕业生的决策机制,从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的本质原因。在分析相关决策机制的时候,本文以信息、经济学中的文凭失效模型和阿克莱夫次品市场模型为基础,从毕业生和企业两个角度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录用高校毕业生的决策机制,试图从劳动力供需决策的角度诠释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本质原因,为最后建议的提出提供了经济学基础。 进而,本文对现阶段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录用毕业生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不仅证实了目前现阶段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录用毕业生难的现实问题,印证了前文对这些问题的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为下文提出建议提供了实证数据支持。 最后,本文根据现阶段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录用毕业生的相关状况以及前文分析得出的结论,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G647.38
【部分图文】:

毕业生就业,企业,因素,所在城市


n.30k看重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8.8%看重单位性质和规模化程度,4.60k看重单位所在城市和生活环境以及4.20k看重专业对口与个性匹配的。如下图5一1所示‘‘就业主要要 薪酬福利水平、工作的保障性和稳定性 性 231%%%考考虑的因 因魏侧魏溯郡擞舞濒罐黝粼勘鞠麟愚粗 粗蝴蜘黝瞬缭翱 翱素素 素 主要业务和发展前景 景 15.5%%%缪 缪缪缪缪翼瞿翼馨粼缪黔麟缈掣蜘瞬瞬 瞬缈黝鞠蜘爵攀 攀单 单 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境 11.3%%%黔 黔黔鹦掣瞿粼黝黝裂滋翼黝瞬粼蘸歉黔 黔鬓黝缨缪黔磷 磷单 单 单位所在城市和生活环境 境 4.6%%%撇 撇撇翼馨缘缪翼黝皱彝肇曝黝粼豁巍黝馨纂鑫 鑫{襄鹭缴襄熬彝(((图5一1毕业生就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此结果告诉我们,企业必须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样才能招到和留住合适的人才。

职业规划,大学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决策的经济学分析(3)毕业生求职准备分析从对毕业生的求职准备分析可以看出,毕业生对待求职还是保持着一定的积极性,有所准备;学历层次越高,准备越充分;女生对职业规划,准备的程度要比男生充分,这也反应了男女生对就业形势估计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生就业压力高于男生的现实情况。为了更好的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仍需进一步加强在择业前做好充分准备的意识。在“是否进行过职业规划,提前做好准备”的选项中,毕业生在大学期间进行过职业发展规划的有24.30k,未进行过的有13.6%,想过但不确定的有58.30k,说不清楚的仅占3.9%,见下图5一2;男生进行过职业发展规划的有22.6%略低于女生的26.8%;本科生在择业前有充分准备的占比12.196,有些准备的52.1%,没想过的3.3%,无所谓的2.2%;而研究生在择业前有充分准备的占比43%,有些准备的900k,没想过的占40k和无所谓的为2%,见下图5一3。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决策的经济学分析


择业前,是否进行过相关准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畅彦;;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22期

2 戴树根,钟秋明;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3 王顺q

本文编号:2832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832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3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