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8 16:02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没有创新人才,就没有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也就没有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的创造。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本文认为高校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承担 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责任。 本文主要基于比较研究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强化了对创新人才的定义的理解和其素质特征的界定。通过与国外高校的比较,分析制约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并进一步对创新人才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三章在介绍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取其精华,使之对我国高校具有借鉴作用。第四章从环境、观念、制度、管理和办学五个层面,分析影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第五章则从上述五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第六章为结束语。
【学位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G642.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创新人才的内涵
        1.1.2 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意义
        1.1.3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任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对“创新人才”的理解
        1.2.2 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
        1.2.3 国内外对“创新人才理解”的差异性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1.3.2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理论综述和概念界定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1.2 教育目标论
        2.1.3 创新理论
        2.1.4 组织行为和心理学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人才
        2.2.2 创新
        2.2.3 创新人才
        2.2.4 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
第三章 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分析
    3.1 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3.1.1 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分析
        3.1.2 德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分析
        3.1.3 日本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分析
        3.1.4 英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分析
    3.2 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借鉴
        3.2.1 以学生为主体
        3.2.2 灵活的授课方式
        3.2.3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2.4 注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 影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4.1 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分析
        4.1.1 家庭环境问题
        4.1.2 社会环境问题
    4.2 观念层面
        4.2.1 对创新人才的认识误区
        4.2.2 文化传统问题
        4.2.3 教育传统问题
    4.3 制度层面
        4.3.1 社会制度问题
        4.3.2 评价制度问题
    4.4 管理层面
        4.4.1 管理模式问题
        4.4.2 管理机制问题
    4.5 办学层面
        4.5.1 师资问题
        4.5.2 课程问题
        4.5.3 实践问题
第五章 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5.1 环境层面
        5.1.1 高校教育环境的整体性重构
        5.1.2 高校教育环境的因素重构
    5.2 观念层面
        5.2.1 打破传统观念,实现人才培养观认识上的转型
        5.2.2 汲取我国文化传统中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精髓
        5.2.3 更新教育观念,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
    5.3 制度层面
        5.3.1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5.3.2 促进高校评价制度的改革
    5.4 管理层面
        5.4.1 准确定位,注重个性化管理
        5.4.2 以人为本,深化高校管理机制
    5.5 办学层面
        5.5.1 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多样化和人文化
        5.5.2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创新型教师
        5.5.3 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
        5.5.4 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可;;创新人才的培养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 回应9A《“一流”之问》[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2 黔风;仲祖文;;做创新人才的“保护神”[J];当代贵州;2011年17期

3 方之熙;;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重视文化的影响[J];IT时代周刊;2011年17期

4 陈永平;;以课程领导创新推进创新人才培养[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5 齐红倩;;建设创新型国家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6 余文武;杨轩宇;;“微博客”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7 帕力哈提·达吾提;;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思路浅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3期

8 陶西平;;具有特殊意义的一项实验[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6期

9 黄洁;;网络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吕莹莹;孙建;关明启;;情感:关于高校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方鸿琴;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构建与质量审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湘林;中国高校问责制度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柴国荣;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7 刘理;论高校教学评估的教育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陈权;当代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田光;教学私有信息化解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爽;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变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曹海英;高校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大学;2008年

3 李云文;混合学习用于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之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肖晓莺;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卢耀阳;广西高校教学秘书组织承诺与自尊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小飞;高校山水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蕾;完全学分制实施的条件和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玉娟;档案袋评价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张法运;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琰;高校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5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875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1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