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嬗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3 06:38
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作为引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方向的高等教育政策,是上承清末高等教育政策的产生与萌芽,下启新中国高等教育政策调整与转变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全面梳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嬗变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嬗变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特点,总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在夯实教育理论、拓展教育史学科领域研究视野的基础上,为当今构建一个完善的高等教育政策体系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结合历史学、教育学、政策学等多学科分析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展嬗变历程,进行了全景分析和深入研究。 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相关概念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界定和综述,并阐述本文的研究价值与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按历史发展顺序,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嬗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即革新与兴起阶段——民国初期的高等教育政策(1912—1916)、发展与推进阶段——北洋军阀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1917—1926)、完善与定型阶段——国民政府初期的高等教育政策(1937—1936)、以及动荡与调整阶段——国民政府中后期的高等教育政策(1937—1949),且在每一阶段对高等教育政策的内容制定和执行效果有针对地进行阐述。 第三部分主要是在上述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展嬗变历程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其政策嬗变的诸多因素,即宏观政治局势的变化、国内经济形势的动荡,以及文化诉求导向的转换。 第四部分主要阐述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特点,着重以理论分析、史论结合的方式,归纳出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基础日趋多元与复杂、高等教育政策体系日臻清晰与完善、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日显稳定与具体、高等教育政策功能日趋实用性与政治化的特点。 第五部分主要立足现实分析,总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经验与教训,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G649.2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价值
(五)研究方法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嬗变的历史进程
(一)革新与兴起—民国初期的高等教育政策(1912—1916)
1.民初高等教育宗旨的革新
2.高等教育学制体系的初定
3.高等教育考评政策的初拟
4.高等教育留学政策的调整
5.高等教育政策封建复古倾向的初显
(二)发展与推进—北洋军阀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1917—1926)
1.大学教师聘任政策的规范
2.高等教育学制标准的崭新探索
3.“仿美热潮”下高等教育政策方向的调整
4.个案研究:国立东南大学的政策拓展概况
(三)完善与定型—国民政府初期的高等教育政策(1927—1936)
1.高等教育政策客体的演变
2.三民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推行
3.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律化
4.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政策的调整
5.“以党治教”训政教育政策体系的建立
(四)动荡与调整—国民政府中后期的高等教育政策(1937-1949)
1.战时高等教育方针的确立
2.战时高等师范教育政策的扩充
3.战时高等教育全面管理政策的实施
4.战后高等教育调控政策的出台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嬗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宏观政治局势的变化
1.辛亥革命洪流的冲击
2.北洋军阀政权的过渡
3.一党专政体系的确立
(二)国内经济形势的动荡
1.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2.财政划分制运行失衡
3.官僚资本垄断与膨胀
(三)文化诉求导向的转换
1.复古主义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2.新文化运动时期实用主义思想的渗透
3.国民政府时期专制文化的建设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嬗变的特点理析
(一)高等教育政策基础日益复杂与多元
(二)高等教育政策体系日臻清晰与完善
(三)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日显稳定与具体
(四)高等教育政策功能日趋实用性与政治化
四、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嬗变的现实启示
(一)加强对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探索
1.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国际化
2.坚持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本土化
3.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行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进程
1.加快高等教育立法步伐
2.完善高等教育立法体系
3.提升高等教育立法理论研究水平
(三)保障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
(四)挖掘高等教育政策的工具理性价值
(五)强化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效果
1.增强高等教育政策内容的可操作化
2.规范高等教育政策名称与程序
3.加强对高等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1868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G649.2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价值
(五)研究方法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嬗变的历史进程
(一)革新与兴起—民国初期的高等教育政策(1912—1916)
1.民初高等教育宗旨的革新
2.高等教育学制体系的初定
3.高等教育考评政策的初拟
4.高等教育留学政策的调整
5.高等教育政策封建复古倾向的初显
(二)发展与推进—北洋军阀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1917—1926)
1.大学教师聘任政策的规范
2.高等教育学制标准的崭新探索
3.“仿美热潮”下高等教育政策方向的调整
4.个案研究:国立东南大学的政策拓展概况
(三)完善与定型—国民政府初期的高等教育政策(1927—1936)
1.高等教育政策客体的演变
2.三民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推行
3.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律化
4.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政策的调整
5.“以党治教”训政教育政策体系的建立
(四)动荡与调整—国民政府中后期的高等教育政策(1937-1949)
1.战时高等教育方针的确立
2.战时高等师范教育政策的扩充
3.战时高等教育全面管理政策的实施
4.战后高等教育调控政策的出台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嬗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宏观政治局势的变化
1.辛亥革命洪流的冲击
2.北洋军阀政权的过渡
3.一党专政体系的确立
(二)国内经济形势的动荡
1.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2.财政划分制运行失衡
3.官僚资本垄断与膨胀
(三)文化诉求导向的转换
1.复古主义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2.新文化运动时期实用主义思想的渗透
3.国民政府时期专制文化的建设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嬗变的特点理析
(一)高等教育政策基础日益复杂与多元
(二)高等教育政策体系日臻清晰与完善
(三)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日显稳定与具体
(四)高等教育政策功能日趋实用性与政治化
四、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嬗变的现实启示
(一)加强对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探索
1.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国际化
2.坚持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本土化
3.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行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进程
1.加快高等教育立法步伐
2.完善高等教育立法体系
3.提升高等教育立法理论研究水平
(三)保障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
(四)挖掘高等教育政策的工具理性价值
(五)强化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效果
1.增强高等教育政策内容的可操作化
2.规范高等教育政策名称与程序
3.加强对高等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兆悌 ,蔡振生;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独立体制的历史考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04期
2 宫炳成;略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高校的内迁[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刘颖;;简析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民国高等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4 曲铁华;王莹莹;;近代我国师范教育学费制度嬗变的内在逻辑及特征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5 霍益萍;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史略(1902—1949)[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89年01期
6 王青花;;合力促成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的崛起[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程雁雷;必须重视和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立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8 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9 刘少雪;;我国近现代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10 刘泰洪;;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及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2期
本文编号:2881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88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