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结合促进高校法治教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6 12:54
本文阐述了法德结合的内涵和形成过程,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了法律和道德动态的、交融的、实践的关系,认为我国目前法治教育中缺乏对道德内容的分析和关注,提出通过法德结合的方式促进高校法治教育改革的具体方案。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法律和道德结合的基本内涵,什么样的道德可以引人法律,什么样的道德不能引入法律。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高校法治教育中实现法德结合的必要性,高校法治教育的观念和实践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探讨了法德结合促进高校法治教育改革的途径,即高校法治教育中注重体现法律和道德共同的价值追求,注重行政管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法德结合的探索,以及强化高校法治教育的“境教”效果。本文将法德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应用于大学生法治教育之中,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效,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教育的深入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法德结合的概述
(一) 法德结合的内涵
1. 法德结合的基本内涵
2. 法德结合的形成过程
(二) 可以引入法律的道德内容
1. 具有阶级性的道德要求
2. 体现公益性的道德要求
3. 涉及整体性的道德要求
4. 影响社会风气的道德要求
(三) 限制引入法律的道德内容
1. 个体性与低层次性的道德内容
2. 情绪性与自利性的道德内容
3. 内在性与精神性的道德内容
二、高校法治教育对法德结合的呼唤
(一) 高校法治教育中实现法德结合的必要性
1. 法德结合是高校法治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
2. 法德结合是高校法治教育实践的必然要求
(二) 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1. 高校法治教育观念的变革
2. 高校法治教育的实践发展
(三) 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 高校部分管理行为对法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单一的内容和方式对法治教育的不良影响
三、以法德结合促进高校法治教育改革
(一) 注重体现法律和道德共同的价值追求
1. 确立法律与道德共同的秩序观
2. 确立法律与道德共同的公正观
3. 确立法律与道德共同的诚信观
(二) 注重体现行政管理的合法性与合道德性
1. 促进行政管理思想的法德结合
2. 完善行政管理制度的法德结合
(三) 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法德结合的探索
1. 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法德结合思想
2. 借鉴现代公民教育的法德结合要求
(四) 强化高校法治教育的“境教”效果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充满法治精神的权利宣言[J]. 房绍坤. 法学论坛. 2007(06)
[2]多元视野下的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途径、策略及启示[J]. 谢佑平,王永杰.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03)
[3]各国加强学术诚信管理的举措及其启示[J]. 董建龙.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7(01)
[4]和谐社会视野中“以人为本”法治精神的重构[J]. 云书海,康小莉,张海强.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7(02)
[5]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J]. 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辽宁法治研究. 2007(01)
[6]法治社会中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的研究[J]. 马春婷. 社科纵横. 2007(01)
[7]走向教育法治的教育生活[J]. 臧动. 现代教育论丛. 2007(01)
[8]道德性:法律的人性之维——兼论法与道德的关系[J]. 严存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01)
[9]法律的道德思考——法伦理学诞生的思想演变[J]. 刘艳军.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6(10)
[10]中国公民法治精神的缺乏及其原因探析[J]. 陶爱萍. 阴山学刊. 2006(04)
博士论文
[1]守法的伦理学分析[D]. 刘同君.南京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儒家德治为主、法治为辅治国方略及其现代意义[D]. 杨树英.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法律信仰实现的社会机理研究[D]. 王芹.南京师范大学 2006
[3]法律实效研究[D]. 陈明.华东政法学院 2006
[4]道德与法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D]. 齐建慧.西南政法大学 2006
[5]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法律支持[D]. 刘晓朋.西南政法大学 2006
[6]道德精神和法律精神的嬗变[D]. 张亚林.东南大学 2005
[7]道德与法律互化论[D]. 陈晓斌.华中师范大学 2005
[8]道德精神与法律信仰研究[D]. 夏燕.西南政法大学 2005
[9]我国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研究[D]. 宋晓熠.武汉理工大学 2006
[10]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法律机制[D]. 李娟.长春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01406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法德结合的概述
(一) 法德结合的内涵
1. 法德结合的基本内涵
2. 法德结合的形成过程
(二) 可以引入法律的道德内容
1. 具有阶级性的道德要求
2. 体现公益性的道德要求
3. 涉及整体性的道德要求
4. 影响社会风气的道德要求
(三) 限制引入法律的道德内容
1. 个体性与低层次性的道德内容
2. 情绪性与自利性的道德内容
3. 内在性与精神性的道德内容
二、高校法治教育对法德结合的呼唤
(一) 高校法治教育中实现法德结合的必要性
1. 法德结合是高校法治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
2. 法德结合是高校法治教育实践的必然要求
(二) 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1. 高校法治教育观念的变革
2. 高校法治教育的实践发展
(三) 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 高校部分管理行为对法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单一的内容和方式对法治教育的不良影响
三、以法德结合促进高校法治教育改革
(一) 注重体现法律和道德共同的价值追求
1. 确立法律与道德共同的秩序观
2. 确立法律与道德共同的公正观
3. 确立法律与道德共同的诚信观
(二) 注重体现行政管理的合法性与合道德性
1. 促进行政管理思想的法德结合
2. 完善行政管理制度的法德结合
(三) 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法德结合的探索
1. 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法德结合思想
2. 借鉴现代公民教育的法德结合要求
(四) 强化高校法治教育的“境教”效果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充满法治精神的权利宣言[J]. 房绍坤. 法学论坛. 2007(06)
[2]多元视野下的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途径、策略及启示[J]. 谢佑平,王永杰.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03)
[3]各国加强学术诚信管理的举措及其启示[J]. 董建龙.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7(01)
[4]和谐社会视野中“以人为本”法治精神的重构[J]. 云书海,康小莉,张海强.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7(02)
[5]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J]. 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辽宁法治研究. 2007(01)
[6]法治社会中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的研究[J]. 马春婷. 社科纵横. 2007(01)
[7]走向教育法治的教育生活[J]. 臧动. 现代教育论丛. 2007(01)
[8]道德性:法律的人性之维——兼论法与道德的关系[J]. 严存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01)
[9]法律的道德思考——法伦理学诞生的思想演变[J]. 刘艳军.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6(10)
[10]中国公民法治精神的缺乏及其原因探析[J]. 陶爱萍. 阴山学刊. 2006(04)
博士论文
[1]守法的伦理学分析[D]. 刘同君.南京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儒家德治为主、法治为辅治国方略及其现代意义[D]. 杨树英.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法律信仰实现的社会机理研究[D]. 王芹.南京师范大学 2006
[3]法律实效研究[D]. 陈明.华东政法学院 2006
[4]道德与法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D]. 齐建慧.西南政法大学 2006
[5]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法律支持[D]. 刘晓朋.西南政法大学 2006
[6]道德精神和法律精神的嬗变[D]. 张亚林.东南大学 2005
[7]道德与法律互化论[D]. 陈晓斌.华中师范大学 2005
[8]道德精神与法律信仰研究[D]. 夏燕.西南政法大学 2005
[9]我国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研究[D]. 宋晓熠.武汉理工大学 2006
[10]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法律机制[D]. 李娟.长春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01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901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