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批判精神的失落与回归
发布时间:2021-01-23 09:46
大学是一个理性的学术基地,学术是其自始不渝的使命,学术本身是极严谨的,它意味着理性的探索与批判,这种精神对于大学的发展来说不可或缺。尤其是当历史行走至日益发达的当前,大学要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就需要保有其特有的批判与反思精神,只有在这种精神的映照下,大学才具备去芜存菁、去伪存真的能力,人类文明才得以绵延和传递。最初,中世纪大学是由一些自由知识分子自发组成的,他们的言论不可避免会触及教会和皇族的利益,因此,大学从产生起就开始了与宗教势力的斗争,这同时也是一种对世俗权力的争取,对社会大众自由人权的争取。因此,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大学的批判精神是知识分子批判精神外显的一个方面。中世纪之后,大学在发展壮大,但这种发展是伴随着大学对教会势力的批判和与皇权进行斗争而进行的。这种与教会和皇族势力的斗争就是大学批判精神的雏形,这种精神确保了大学作为新生力量的保全、发展乃至日后的壮大。大学的批判精神不仅对于大学自身的发展而言是重要的,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同样举足轻重。布迪厄说过,“民主社会必须鼓励批判精神,包括自我批判。对民主而言,批判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不仅仅是民主社会,任何社会都离不开批判精神。原因...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1. 研究思路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一、大学批判精神意义解析
(一) 大学批判精神的界定
1. 大学的含义
2. 大学精神的含义
3. 批判精神的含义
(二) 当代大学保持批判精神的必要性
1. 社会的发展需要批判精神
2. 批判精神是大学的传统
二、当代大学批判精神失落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 大学批判精神失落的表现
1. 大学的精英角色弱化
2. 大学的批判意识淡化
3. 大学过度行政化
4. 大学与市场的盲目密切
(二) 大学批判精神失落的原因分析
1. 大众文化弱化着大学的精英角色
2. 传统教育理念依然影响着大学行政化
3. 高等教育大众化消解着大学批判精神
4. 经济因素过度掌控着大学与市场之间的距离
三、大学批判精神回归的理论指导
(一) 知识分子保持批判能力的责任
(二) 大学批判精神应坚持自我批判与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理性反思的统一
1. 大学自我批判与反思
2. 大学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
四、当代大学批判精神回归的主要构想
(一) 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继承和发扬批判精神的重要性
1. 大学批判精神有利于大学自身的发展与升华
2. 大学批判精神有利于社会进步
(二) 当代大学继承和发扬批判精神的具体建议
1. 以北京大学改革为借鉴,持续推进大学组织结构改革
2. 以加强学术自由和民主为前提,培养大学的公共理性
3. 以终身教职为起点,推行大学教师聘用和晋升制度改革
4. 探索有效的课改模式,构建大学育人新格局
5. 加大高等教育投入,让大学与市场尘嚣保持适当的距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995005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1. 研究思路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一、大学批判精神意义解析
(一) 大学批判精神的界定
1. 大学的含义
2. 大学精神的含义
3. 批判精神的含义
(二) 当代大学保持批判精神的必要性
1. 社会的发展需要批判精神
2. 批判精神是大学的传统
二、当代大学批判精神失落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 大学批判精神失落的表现
1. 大学的精英角色弱化
2. 大学的批判意识淡化
3. 大学过度行政化
4. 大学与市场的盲目密切
(二) 大学批判精神失落的原因分析
1. 大众文化弱化着大学的精英角色
2. 传统教育理念依然影响着大学行政化
3. 高等教育大众化消解着大学批判精神
4. 经济因素过度掌控着大学与市场之间的距离
三、大学批判精神回归的理论指导
(一) 知识分子保持批判能力的责任
(二) 大学批判精神应坚持自我批判与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理性反思的统一
1. 大学自我批判与反思
2. 大学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
四、当代大学批判精神回归的主要构想
(一) 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继承和发扬批判精神的重要性
1. 大学批判精神有利于大学自身的发展与升华
2. 大学批判精神有利于社会进步
(二) 当代大学继承和发扬批判精神的具体建议
1. 以北京大学改革为借鉴,持续推进大学组织结构改革
2. 以加强学术自由和民主为前提,培养大学的公共理性
3. 以终身教职为起点,推行大学教师聘用和晋升制度改革
4. 探索有效的课改模式,构建大学育人新格局
5. 加大高等教育投入,让大学与市场尘嚣保持适当的距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995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99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