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装置产业化人才培养对策研究——以美、德、英、日等发达国家为比较视角
发布时间:2021-06-03 19:28
为推动我国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阈下,依托大科学装置进行产业化人才培养,文章针对国际一流大科学装置以及集群的管理运行机制或产业化路径,对美、德、英、日等国际一流典型大科学装置进行了调研。通过比较分析其在产业化过程中人才培养的经验举措,总结了我国依托大科学装置进行产业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障碍,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科技.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大科学装置产业化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二、国际一流大科学装置产业化人才培养比较分析
(一)大科学装置集群的产业化人才培养
1. 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HAGRC)
2.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
(二)单个大科学装置的产业化人才培养
1. 大学-企业合作模式——英国散裂中子源(ISIS)
2. 企业自主转化模式——日本质子加速器设施(J-PARC)
3. 装置企业自主转化模式——英国塞勒能源(Cella Energy)
4. 大学自主转化模式——上海光源
三、我国大科学装置产业化人才培养的障碍与建议
(一)大科学装置产业化人才培养的障碍
(二)大科学装置未来产业化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实验平台类大科学装置的产业化融合机制研究[J]. 胡伟,吴利芳,蔡强. 科技创新导报. 2019(12)
[2]依托大科学装置产业化的人才需求和发展策略研究——以散裂中子源为例[J]. 张玲玲,张利斌,赵明辉,张秋柳. 科技促进发展. 2018(12)
[3]国际一流国家实验室的管理运行机制启示——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为例[J]. 李雨晨,陈凯华,于凯本.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8(10)
[4]德国亥姆霍兹联合研究会建设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张虹冕,赵今明.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8(03)
[5]依托大科学装置的产业化模式及其对策研究——以散裂中子源为例[J]. 张玲玲,赵道真,张秋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19)
[6]大科学装置关联产业人才培养路径的初探[J]. 魏亚东.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7(01)
[7]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协同创新及其对我国大学的启示[J]. 范旭,张端端,林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10)
[8]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协同研究方式及大学合作启示[J]. 郑英姿,周辉. 科技管理研究. 2013(22)
[9]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特点与发展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发展模式[J]. 任波,侯鲁川. 科技管理研究. 2008(11)
[10]我国大科学装置发展战略研究和政策建议[J]. Bureau of Comprehensive Planning, Bureau of Basic Science, CAS( Bureau of Comprehensive Planning, Bureau of Basic Science, CAS, Beijing 100864). 中国科学基金. 2004(03)
本文编号:3211112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科技.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大科学装置产业化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二、国际一流大科学装置产业化人才培养比较分析
(一)大科学装置集群的产业化人才培养
1. 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HAGRC)
2.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
(二)单个大科学装置的产业化人才培养
1. 大学-企业合作模式——英国散裂中子源(ISIS)
2. 企业自主转化模式——日本质子加速器设施(J-PARC)
3. 装置企业自主转化模式——英国塞勒能源(Cella Energy)
4. 大学自主转化模式——上海光源
三、我国大科学装置产业化人才培养的障碍与建议
(一)大科学装置产业化人才培养的障碍
(二)大科学装置未来产业化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实验平台类大科学装置的产业化融合机制研究[J]. 胡伟,吴利芳,蔡强. 科技创新导报. 2019(12)
[2]依托大科学装置产业化的人才需求和发展策略研究——以散裂中子源为例[J]. 张玲玲,张利斌,赵明辉,张秋柳. 科技促进发展. 2018(12)
[3]国际一流国家实验室的管理运行机制启示——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为例[J]. 李雨晨,陈凯华,于凯本.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8(10)
[4]德国亥姆霍兹联合研究会建设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张虹冕,赵今明.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8(03)
[5]依托大科学装置的产业化模式及其对策研究——以散裂中子源为例[J]. 张玲玲,赵道真,张秋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19)
[6]大科学装置关联产业人才培养路径的初探[J]. 魏亚东.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7(01)
[7]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协同创新及其对我国大学的启示[J]. 范旭,张端端,林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10)
[8]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协同研究方式及大学合作启示[J]. 郑英姿,周辉. 科技管理研究. 2013(22)
[9]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特点与发展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发展模式[J]. 任波,侯鲁川. 科技管理研究. 2008(11)
[10]我国大科学装置发展战略研究和政策建议[J]. Bureau of Comprehensive Planning, Bureau of Basic Science, CAS( Bureau of Comprehensive Planning, Bureau of Basic Science, CAS, Beijing 100864). 中国科学基金. 2004(03)
本文编号:3211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2111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