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18:13

  本文关键词: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师生构成了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联结教和学的两端,偏废任一端都不成其为教育,师生关系要体现教育性。师生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效能的发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而言,师生关系本身就是教育教学中“活”的资源,有着强大的教育力量,师生关系发展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和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现实中高校师生关系受高校内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异化的现象,师生之间“人与人”的关系异化为了“人与物”的关系,唯“物”是从独占鳌头,师生交往中工具理性占主导,人的精神、意义、价值靠边站,师生关系呈现工具化、功利化倾向,师生心理距离拉大、沟通缺失,师生情感淡漠,时有对立冲突。把握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走向,针对高校师生关系中对人的精神世界、意义世界、价值世界的忽视,试图从人文关怀视阈出发探寻一种肯定人和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情感、尊重人的主体性、关怀人多方面需要的富于教育意义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关系回归人文关怀本真,消除现实中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的倾向,使师生关系呈现出以“关怀”为内核的思想交流、情感交融的特征,引导师生关系走向提升师生生命价值的发展趋向。因而,新时期在人文关怀的视阈下重新认识高校师生关系并对师生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将使高校师生关系重新焕发生机,展现教育力量,对高校育人目的的达成也有着现实的意义并有着肯定人、重视人、发展人的时代价值。本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探究了高校师生关系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必要且较为全面的剖析与述评,分析了此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对进行此项研究的目的、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做了必要的说明。第二部分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切入,把对人文关怀的解读作为主要抓手,阐明人文关怀发展的历史轨迹,探究高校师生关系关涉人文关怀议题的三大理论: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维度的价值取向、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说、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文关怀既是物质生命关怀与精神生命关怀的统一,也是形下关怀与形上关怀统一的两大基本表现形态。此部分内容以高校师生关系关涉人文关怀议题的理论为重点研究对象,努力探索从人文关怀视阈出发有效促进高校师生关系回归人文关怀本真的理论构想。第三部分从人文关怀师生关系的内涵剖析入手,阐明了人文关怀师生关系以人为本,关怀生命价值;以承认师生差异性存在为前提的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等基本特征。其教育意义为:有助于教育人性的回归与发展;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完全舒展;有助于增强德育实效性。第四部分审视了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发展的现状,集中分析当下高校师生关系异化之现实问题,透射出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偏离甚至是背离人文关怀的现实态势:师生关系本质呈现二元对立;师生关系功利化取向,师生交往工具化、实用化;师生关系沟通缺失,师生情感淡漠;师生关系对立,矛盾、冲突尖锐化。高校师生关系无涉人文关怀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社会方面: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校师生关系的负面效应;社会价值多元化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冲击。高校方面:唯科学主义影响下的高校教育不关怀人的境遇;高校评价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师生因素方面:教师“教书”与“育人”的分离,“经师”情感缺失;学生敬畏教师的尊师之道淡化。正是由于高校内外部诸多因素发展的不健全、不完善、不合理对高校师生关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催生了一系列师生关系发展的现实难题,造成了今日高校师生关系人文关怀缺失的局面。第五部分高校师生关系回归人文关怀本真的路径构想应当是一种全方位、多方面的考量,政府要把培养“学会关心”的人纳入教育目标体系中,在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结构中纳入“学会关心”的人,使高校教育培养既有关怀之心又有关怀之力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政府还应承认并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倡导教育家办教育,尊重教育规律的内在发展逻辑,政府应减少遵循社会发展逻辑而对教育不必要的干预。高校应当回归大学“育人”使命,引导师生交往的价值取向,完善有利于“教书育人”的考评与激励机制,促使教师回归到教书育人的本职上来,使教师从关注自身生存走向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学生权利救济申诉制度,切实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消除师生隔阂,有效化解师生矛盾。教师应当重构权威,提升人格魅力;尊重、关心学生,树立关怀榜样。学生应当理解、尊重教师,弘扬尊师之道;剔除工具主义,凸显“为学”实质。
【关键词】:人文关怀 高校 师生关系 人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5.6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一、问题的提出11-13
  •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1
  •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11-12
  • (三)改善高校师生关系的现实需要12-13
  • 二、文献综述13-18
  • (一)国外研究现状13-14
  • (二)国内研究现状14-17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17-18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18
  • (一)研究目的18
  • (二)研究意义18
  • 四、研究方法18-20
  • (一)文献分析法18-19
  • (二)历史法19
  • (三)调查法19-20
  • 第二章 高校师生关系关涉人文关怀议题的解读20-27
  • 一、人文关怀释义20-22
  • (一)人文关怀的基本涵义20-21
  • (二)人文关怀的基本表现形态21-22
  • 二、高校师生关系关涉人文关怀的理论探究22-27
  • (一)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维度的价值取向22-23
  • (二)罗杰斯人本主义学说23-24
  • (三)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24-27
  • 第三章 高校师生关系关涉人文关怀的本体论阐释27-33
  • 一、人文关怀型师生关系的界定27-28
  • 二、人文关怀型师生关系的特征28-30
  • (一)以人为本,关怀生命价值28-29
  • (二)以承认师生差异性存在为前提的民主平等29
  • (三)情感交融29-30
  • 三、人文关怀型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30-33
  • (一)人文关怀型师生关系有助于教育人性的回归与发展30-31
  • (二)人文关怀型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完全舒展31
  • (三)人文关怀型师生关系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31-32
  • (四)人文关怀型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德育实效性32-33
  • 第四章 高校师生关系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其成因检视33-45
  • 一、高校师生关系人文关怀的缺失33-38
  • (一)师生关系本质呈现二元对立34
  • (二)师生关系功利化取向,师生交往工具化、实用化34-36
  • (三)师生关系沟通缺失,师生情感淡漠36-37
  • (四)师生关系对立,矛盾、冲突尖锐化37-38
  • 二、高校师生关系人文关怀缺失的成因检视38-45
  • (一)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波及到高校师生关系38-40
  • (二)高校教育弊病对师生关系的影响40-42
  • (三)师生自身因素导致师生关系异化42-45
  • 第五章 高校师生关系回归人文关怀本真的路径构想45-57
  • 一、政府——还教育应然之态45-48
  • (一)把培养“学会关心”的人纳入教育目标体系中45-46
  • (二)承认并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46-48
  • 二、学校——指向人文关怀师生关系的教育实践48-52
  • (一)回归大学“育人”使命,引导师生交往的价值取向48-50
  • (二)完善有利于“教书育人”的考评与激励机制50-51
  • (三)建立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学生权利救济申诉制度51-52
  • 三、师生——人文关怀师生关系的构成主体52-57
  • (一)教师重构权威,提升人格魅力52-54
  • (二)教师尊重、关心学生,,树立关怀榜样54-55
  • (三)学生理解、尊重教师,弘扬尊师之道55-56
  • (四)学生剔除工具主义,凸显“为学”实质56-57
  • 结束语57-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5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莲;中瑞师生关系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王新昊;宁禄乔;康振华;;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0期

3 杨叔子;是“育人” 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李香善;;高校德育教师人格魅力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9期

5 涂艳国;周贵礼;;试论教育回归人性的基本方式[J];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6 雷伟;;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J];教育探索;2008年10期

7 曹树真;论罗杰斯的师生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8 桂世权;张姝;;国外师生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其启示[J];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S1期


  本文关键词: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22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e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