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6 21:07
研究目的:通过对外国留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揭示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特征与规律;如何根据这些特征与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研究内容:(1)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特征;(2)外国留学生自我认同的类型特征;(3)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特征与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方法:(1)论文第一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思维方法,厘清社会认同的理智脉络与研究动态以及本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与议题。(2)论文第二章,主要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法,使用Nvivo9.0质性软件,从社会认同的认知、情感、动机、行为四个维度揭示留学生社会认同的特征与规律。(3)论文第三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SPSS17.0软件,通过多元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揭示出了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四个维度特征和自我认同八大类型的类型特征。(4)论文第四章,运用理论思维方法,提出了研究结论及其启示。研究结果: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特征包括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认知维度体现在角色认同和群体认同两个方面,并且存在年级差异和生活期限差异等六条。外国留学生自我认同的类型特征表现在:(1)外国留学生自我认同的八...
【文章来源】: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1.2.1 国外关于社会认同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社会认同的研究
1.3 外国留学生的研究综述
1.3.1 国外关于外国留学生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留学生群体的研究
1.4 简评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质性研究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6 创新之处
1.6.1 揭示了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六大特征
1.6.2 揭示了外国留学生自我认同的七大特征
第二章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质性访谈研究
2.1 访谈目的
2.2 拟定访谈提纲
2.2.1 选取访谈对象
2.2.2 拟定访谈提纲
2.3 访谈过程
2.4 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2.4.1 研究工具
2.4.2 数据分析
2.5 关于研究效度与研究伦理
2.5.1 研究效度
2.5.2 研究伦理
2.6 研究结果
2.6.1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认知维度分析
2.6.2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动机维度分析
2.6.3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情感维度分析
2.6.4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行为维度分析
2.7 讨论
2.7.1 以角色认同为基础、群体认同为核心的认知特征
2.7.2 以自身因素为出发点、家庭因素为推动力、环境因素为影响力的动机特征
2.7.3 以情感好恶为标准,归属感为依托的情感特征
2.7.4 以行为变化为基准,行为影响为结果的行为特征
2.7.5 角色认同、自身因素、归属感是外国留学生内在行为变化、产生行为影响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问卷调查研究
3.1 问卷维度的确定
3.2 问卷的编制和预测
3.3 初测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4.1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问卷》的信度分析
3.4.2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问卷》的效度分析
3.5 问卷正式施测
3.5.1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3.5.2 《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5.3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总体特征
3.6 研究结果与分析
3.6.1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3.6.2 外国留学生自我认同的类型特征
3.6.3 性别、生活期限对外国留学生自我认同的八大类型的影响
3.7 结论
3.7.1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特点
3.7.2 外国留学生自我认同的类型特征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的总结论
4.1.1 外国留学生的社会认同呈现出六大特征
4.1.2 外国留学生自我认同在其子类型上呈现出七大特征
4.2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外国留学生工作的启示
4.2.1 注重留学生教育,制定职业规划,形成留学生的自我角色期望
4.2.2 引进高素质对外汉语人才,提高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的社会认同度
4.2.3 举办多种集体活动,增强外国留学生的群体归属感
4.2.4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开展多元文化教学,形成正确的角色认同
4.2.5 提高外国留学生的群体认同感,提供心理援助,促进心理健康
4.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B
附录 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认同的三种理论取向概述[J]. 赵静,王莉萍.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12)
[2]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经验对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启示[J]. 王苏春,王勇,唐德才. 教育探索. 2009(09)
[3]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渗透力[J]. 杨国辉. 中国职工教育. 2009(09)
[4]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教育功能[J]. 彭晓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08)
[5]浅谈高校留学生教育的经验[J]. 赵新荣,杨炜. 中国医疗前沿. 2009(15)
[6]加强我国高校外籍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 张扬舟. 科技信息. 2009(19)
[7]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综述[J]. 韩静.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8]高校留学生在华生活的心理适应问题及其对策[J]. 赵敬,隆莉. 医学教育探索. 2008(02)
[9]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社会心理适应问题研究与对策[J]. 李丹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10]后现代语境下的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J]. 李文静.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博士论文
[1]大学生角色认同实证研究[D]. 周永康.西南大学 2008
[2]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 安秋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的研究[D]. 胡雅梅.辽宁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湿地使者社会认同的质性研究[D]. 吴成胜.长沙理工大学 2010
[2]大学生交往群体的社会认同研究[D]. 吴利存.长沙理工大学 2009
[3]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认同研究[D]. 岳丽英.长沙理工大学 2008
[4]高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问题研究[D]. 汲新波.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33793
【文章来源】: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1.2.1 国外关于社会认同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社会认同的研究
1.3 外国留学生的研究综述
1.3.1 国外关于外国留学生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留学生群体的研究
1.4 简评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质性研究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6 创新之处
1.6.1 揭示了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六大特征
1.6.2 揭示了外国留学生自我认同的七大特征
第二章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质性访谈研究
2.1 访谈目的
2.2 拟定访谈提纲
2.2.1 选取访谈对象
2.2.2 拟定访谈提纲
2.3 访谈过程
2.4 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2.4.1 研究工具
2.4.2 数据分析
2.5 关于研究效度与研究伦理
2.5.1 研究效度
2.5.2 研究伦理
2.6 研究结果
2.6.1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认知维度分析
2.6.2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动机维度分析
2.6.3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情感维度分析
2.6.4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行为维度分析
2.7 讨论
2.7.1 以角色认同为基础、群体认同为核心的认知特征
2.7.2 以自身因素为出发点、家庭因素为推动力、环境因素为影响力的动机特征
2.7.3 以情感好恶为标准,归属感为依托的情感特征
2.7.4 以行为变化为基准,行为影响为结果的行为特征
2.7.5 角色认同、自身因素、归属感是外国留学生内在行为变化、产生行为影响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问卷调查研究
3.1 问卷维度的确定
3.2 问卷的编制和预测
3.3 初测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4.1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问卷》的信度分析
3.4.2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问卷》的效度分析
3.5 问卷正式施测
3.5.1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3.5.2 《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5.3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总体特征
3.6 研究结果与分析
3.6.1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3.6.2 外国留学生自我认同的类型特征
3.6.3 性别、生活期限对外国留学生自我认同的八大类型的影响
3.7 结论
3.7.1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的特点
3.7.2 外国留学生自我认同的类型特征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的总结论
4.1.1 外国留学生的社会认同呈现出六大特征
4.1.2 外国留学生自我认同在其子类型上呈现出七大特征
4.2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外国留学生工作的启示
4.2.1 注重留学生教育,制定职业规划,形成留学生的自我角色期望
4.2.2 引进高素质对外汉语人才,提高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的社会认同度
4.2.3 举办多种集体活动,增强外国留学生的群体归属感
4.2.4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开展多元文化教学,形成正确的角色认同
4.2.5 提高外国留学生的群体认同感,提供心理援助,促进心理健康
4.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B
附录 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认同的三种理论取向概述[J]. 赵静,王莉萍.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12)
[2]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经验对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启示[J]. 王苏春,王勇,唐德才. 教育探索. 2009(09)
[3]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渗透力[J]. 杨国辉. 中国职工教育. 2009(09)
[4]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教育功能[J]. 彭晓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08)
[5]浅谈高校留学生教育的经验[J]. 赵新荣,杨炜. 中国医疗前沿. 2009(15)
[6]加强我国高校外籍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 张扬舟. 科技信息. 2009(19)
[7]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综述[J]. 韩静.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8]高校留学生在华生活的心理适应问题及其对策[J]. 赵敬,隆莉. 医学教育探索. 2008(02)
[9]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社会心理适应问题研究与对策[J]. 李丹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10]后现代语境下的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J]. 李文静.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博士论文
[1]大学生角色认同实证研究[D]. 周永康.西南大学 2008
[2]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 安秋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的研究[D]. 胡雅梅.辽宁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湿地使者社会认同的质性研究[D]. 吴成胜.长沙理工大学 2010
[2]大学生交往群体的社会认同研究[D]. 吴利存.长沙理工大学 2009
[3]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认同研究[D]. 岳丽英.长沙理工大学 2008
[4]高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问题研究[D]. 汲新波.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33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2337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