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22:06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也越来高,网络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学生作为我国的优秀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知识层面,决定了大学生成为运用网络的主要群体之一。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多元文化冲击着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造成社会意识形态的混乱。大学生尚处在人生发展成长的阶段,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尚不成熟,而网络作为虚拟世界,又为大学生实施非理性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安全场所。大学生在互联网上种种非理性的行为,折射的是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弱化,而当前我国针对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培养缺乏针对性的教育,导致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培养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培养大学生活的网络责任意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共有五个部分组成:绪论主要阐述的是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意义、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主要阐释的是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相关理论,第二章主要是对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章介绍的是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出现问题的原因,第四章是对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提出的对策与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责任意识 培养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6
- 一、选题背景9
- 二、研究综述9-13
- (一) 国内研究综述9-11
- (二) 国外研究综述11-13
- 三、研究意义13-14
- (一) 理论研究方面的意义13-14
- (二) 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14
- 四、论文的创新性14-15
- 五、研究方法15-16
- (一) 文献法15
- (二) 逻辑分析法15
- (三) 实证法15
- (四) 多学科交叉法15-16
- 第一章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相关概念16-25
- 一、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相关概念概述16-18
- (一) 责任16-17
- (二) 责任意识17
- (三) 网络责任意识17
- (四)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及培养的界定17-18
- 二、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内容和特点18-20
- (一)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内容18-19
- (二)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特点19-20
- 三、网络对大学生及其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影响20-25
- (一)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21-22
- (二) 网络对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影响22-25
-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25-33
- 一、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现状分析25-27
- (一)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主流是好的25
- (二)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25-27
- 二、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出现的问题27-30
- (一) 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培养不够重视27-28
- (二) 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不够科学28-29
- (三) 实践活动形式化导致大学生积极性不高29
- (四) 多方没有形成良好互动的合力作用29-30
-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现实依据30-33
- (一) 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30
- (二) 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30-31
- (三) 是国家和学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31-32
- (四)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2-33
-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33-42
- 一、个人因素33-34
- (一) 自我意识出现偏颇33
- (二) 自身自律意识不强33-34
- (三) 网络主体观念淡薄34
- 二、学校因素34-36
- (一) 教育途径单一化34-35
- (二) 教育目标功利化35
- (三) 缺乏专项化教育35-36
- (四) 评价体系不健全36
- 三、家庭因素36-38
- (一) 家庭教育功能弱化36-37
- (二) 家庭教育功能异化37
- (三) 家庭结构出现变化37-38
- (四) 部分父母行为失范38
- 四、社会因素38-40
- (一) 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38-39
- (二) 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交错39
- (三) 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39
- (四) 社会监管力度相对不够39-40
- 五、网络因素40-42
- (一) 网络的开放性导致网络信息的泛滥化40-41
- (二) 网络的匿名性助长了大学生的非理性41
- (三) 网络的互动性加深了大学生的传染性41-42
-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对策思考42-52
- 一、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要坚持科学的原则42-44
- (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原则42
- (二) 坚持以大学生为本原则42-43
- (三) 坚持实践性原则43-44
- (四) 坚持多方参与原则44
- 二、发挥大学生在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主体作用44-46
- (一)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44-45
- (二) 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45
- (三) 自觉参加实践活动,主动在实践中磨练自己45-46
- 三、发挥学校在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主要承担者作用46-47
- (一) 完善高校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46
- (二) 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教育46-47
- (三) 建立健全相关的评价体制47
- 四、发挥家庭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辅助作用47-48
- (一) 强化家庭教育功能47
- (二) 提升父母行为规范47-48
- (三) 密切沟通和交流48
- 五、发挥社会在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保障作用48-50
- (一) 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48-49
- (二)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49
- (三) 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49-50
- 六、发挥网络在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载体作用50-52
- (一) 优化网络技术,消除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50
- (二) 利用网络优势,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50-51
- (三) 加强互联网的行业自律和行业制度建设51-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5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钰;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郑守华;孙一先;汪立夏;蔡江川;王德平;刘继勇;舒长江;;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分析及对策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7期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2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