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知识协同与高校跨文化交际通识课程建设
发布时间:2021-08-09 04:43
近40年来,我国高校跨文化交际课程主要以外语教学为依托展开,受众更多为外语类学生。如今,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客观上要求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员都能够具备基本的跨文化理解与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通识课程而非外语类专业课程开设的诉求不断升级。跨文化交际本身的交叉学科性质决定了"知识协同"在其作为一门通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文章将从知识协同的人员、知识、环境三要素入手,浅析知识协同在跨文化交际通识课程建设中的运用。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2020,(2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跨文化交际课程从专业走向通识的时代背景
二、跨文化交际学自身的交叉学科性质呼唤知识协同
三、知识协同在跨文化交际通识课程建设中的运用
(一)协同目标
(二)协同要素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知识协同团队管理探析[J]. 吴红珊. 中国高等教育. 2018(24)
[2]跨文化交际大学通识课程设置之探索——基于英美国家90年代以来课程的情况[J]. 齐曦.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 2014(02)
[3]跨文化交际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探讨[J]. 胡文仲. 中国外语. 2006(06)
本文编号:3331390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2020,(2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跨文化交际课程从专业走向通识的时代背景
二、跨文化交际学自身的交叉学科性质呼唤知识协同
三、知识协同在跨文化交际通识课程建设中的运用
(一)协同目标
(二)协同要素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知识协同团队管理探析[J]. 吴红珊. 中国高等教育. 2018(24)
[2]跨文化交际大学通识课程设置之探索——基于英美国家90年代以来课程的情况[J]. 齐曦.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 2014(02)
[3]跨文化交际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探讨[J]. 胡文仲. 中国外语. 2006(06)
本文编号:3331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3313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