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1-10-14 08:43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从6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发展到2008年奥运志愿服务,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志愿服务特点更加清晰。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志愿服务水平偏低、志愿服务发展无序、大学生中缺乏崇尚志愿服务的氛围、志愿者合法权益易受损害、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受到限制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学生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以上问题的成因,并结合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成功经验,就如何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教育培训、建立长效机制、完善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概况
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一) 雏形阶段(建国后—1992年)
(二) 探索发展(1993年-2007年)
(三) 广泛开展(2008年-至今)
二、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类型
(一) 国家服务
(二) 社区服务
(三) 公益服务
三、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特点
(一) 志愿性
(二) 公益性
(三) 教育性
(四) 组织性
(五) 创造性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一、主要问题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偏低
(三)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无序
(四) 大学生中缺乏崇尚志愿服务的氛围
(五) 大学生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易受损害
(六) 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受到限制
二、问题成因
(一) 学生因素
(二) 学校因素
(三) 社会因素
第三章 推进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价值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个人价值
二、明确发展思路,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一) 服务社会文明建设与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相结合
(二) 组织突击性志愿服务与开展经常性志愿服务相结合
(三) 激励学生自主开展与发挥学校组织作用相结合
三、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广泛开展
(一) 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
(二) 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
四、建立长效机制,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正常进行
(一)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二) 将参与志愿服务列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三) 将开展志愿服务与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紧密结合
五、完善保障体系,推进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发展
(一) 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
(二) 制定大学生志愿服务法规体系
(三) 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征[J]. 王顺茗,张华胜.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0(10)
[2]国外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 龚万达.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3]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困境、问题与对策[J]. 党秀云,蒋欢. 新视野. 2010(03)
[4]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化探讨[J]. 戴伟,毕世宏. 中国国情国力. 2010(03)
[5]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J]. 李媛媛. 商业经济. 2010(03)
[6]国外青年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 刘洪玲.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7]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作用与志愿体系构建的思考[J]. 廖爱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05)
[8]高校志愿者保障机制研究与探索[J]. 邱晓飞,王文杰,杨蕾. 中国电力教育. 2009(20)
[9]国外大学志愿者活动的主要经验及启示[J]. 贺芳,于岩.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10]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总体建设的探讨[J]. 廖菲,陈杰. 当代青年研究. 2009(08)
硕士论文
[1]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育人实效性研究[D]. 贠天祥.北京化工大学 2010
[2]哈尔滨市志愿者组织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赵春静.黑龙江大学 2010
[3]青年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研究[D]. 高海燕.天津商业大学 2010
[4]论志愿者精神及其培育[D]. 肖彦.中南大学 2010
[5]论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D]. 王伟伟.上海师范大学 2010
[6]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蒯海章.南昌大学 2009
[7]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研究[D]. 姜丹.大连理工大学 2009
[8]关于大学生不参与志愿服务的合理化机制研究[D]. 汤慧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9
[9]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协调机制研究[D]. 刘道香.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0]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研究[D]. 张乾坤.中央民族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35828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概况
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一) 雏形阶段(建国后—1992年)
(二) 探索发展(1993年-2007年)
(三) 广泛开展(2008年-至今)
二、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类型
(一) 国家服务
(二) 社区服务
(三) 公益服务
三、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特点
(一) 志愿性
(二) 公益性
(三) 教育性
(四) 组织性
(五) 创造性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一、主要问题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偏低
(三)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无序
(四) 大学生中缺乏崇尚志愿服务的氛围
(五) 大学生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易受损害
(六) 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受到限制
二、问题成因
(一) 学生因素
(二) 学校因素
(三) 社会因素
第三章 推进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价值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个人价值
二、明确发展思路,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一) 服务社会文明建设与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相结合
(二) 组织突击性志愿服务与开展经常性志愿服务相结合
(三) 激励学生自主开展与发挥学校组织作用相结合
三、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广泛开展
(一) 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
(二) 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
四、建立长效机制,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正常进行
(一)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二) 将参与志愿服务列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三) 将开展志愿服务与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紧密结合
五、完善保障体系,推进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发展
(一) 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
(二) 制定大学生志愿服务法规体系
(三) 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征[J]. 王顺茗,张华胜.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0(10)
[2]国外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 龚万达.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3]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困境、问题与对策[J]. 党秀云,蒋欢. 新视野. 2010(03)
[4]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化探讨[J]. 戴伟,毕世宏. 中国国情国力. 2010(03)
[5]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J]. 李媛媛. 商业经济. 2010(03)
[6]国外青年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 刘洪玲.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7]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作用与志愿体系构建的思考[J]. 廖爱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05)
[8]高校志愿者保障机制研究与探索[J]. 邱晓飞,王文杰,杨蕾. 中国电力教育. 2009(20)
[9]国外大学志愿者活动的主要经验及启示[J]. 贺芳,于岩.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10]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总体建设的探讨[J]. 廖菲,陈杰. 当代青年研究. 2009(08)
硕士论文
[1]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育人实效性研究[D]. 贠天祥.北京化工大学 2010
[2]哈尔滨市志愿者组织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赵春静.黑龙江大学 2010
[3]青年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研究[D]. 高海燕.天津商业大学 2010
[4]论志愿者精神及其培育[D]. 肖彦.中南大学 2010
[5]论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D]. 王伟伟.上海师范大学 2010
[6]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蒯海章.南昌大学 2009
[7]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研究[D]. 姜丹.大连理工大学 2009
[8]关于大学生不参与志愿服务的合理化机制研究[D]. 汤慧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9
[9]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协调机制研究[D]. 刘道香.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0]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研究[D]. 张乾坤.中央民族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35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4358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