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女子师范教育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1 20:07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历朝历代都没有出现专门的女子教育,更别说专门的女子学校教育了,到了近代,受到西方在华教会女子学校教育的影响,还由于时代大环境的变化,国人思想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女子教育,大量女子学校的建立,社会急需大量的女性教师,女子师范教育在国人的千呼万唤声中开始遍布全中国。先后涌现出了多所办学卓有成绩的师范性院校,也成就了多名著名的教育家,他们著述了丰硕的教育理论,成为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影响意义深远。我国的师范教育是从近代开始,也是近代才有的,研究我国近代女子师范教育发展及演变,对现今师范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研究论述和探讨了近代女子师范教育在各个时期的演变并作出了一定的评价和分析。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会女子学校对近代我国社会的影响及对我国女子教育的影响。着重分析教会女子学校的发展及其对当时女子社会地位的扭转。第二部分是早期的女子师范教育。介绍了女子师范学校的低层次化、规模小等特点;介绍了国家制定的相关法规实施及颁布执行情况。第三部分中期女子师范教育。国家出台一系列关于女子师范教育的法规,对女子师范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以当时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女子师范学校为例,...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 选题缘由
1. 女子师范教育研究的价值所系
2. 平日知识的积累和兴趣
3. 与专业方向有关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 著作综述
2. 论文综述
(四) 研究重点、难点及特色
1. 研究重点
2. 研究难点
3. 研究特色
(五) 研究方法与思路
1. 研究方法
2. 研究思路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师范
(二) 师范教育
二、教会女校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
(一) 教会女校
1. 西方传教士对女学的极力倡导
2. 中国近代女子教会教育的产生
3. 教会女校的教学内容及特点
(二) 教会女子学校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 教会女校对留学风尚的影响
2. 影响改变了国人对女子教育的旧观念
三、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
(一) 我国近代女子师范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
1. 洋务派办的新式学堂
2. 男子师范教育的创办
3. 南洋公学的创办
(二) 我国近代女子师范教育的产生
1. 女学堂的创办
2. 《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颁布
3. 北洋女子师范学堂
4. 师范教育体制的转型和变革
5. 高等女子师范教育
6. 女子师范教育的变革
四、五四运动到1927年女子师范教育的变化与进展
(一) 幼儿女子师范学校的建立
(二) 集美幼稚师范学校
(三) 晓庄师范学校
1. 张宗麟关于幼稚师范学校的理论
2. 晓庄师范学院的创办及其影响
(四)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及影响
(五) 张雪门与北京幼稚师范学校
五、1928年到抗战前的师范教育
(一) "新学制"的影响
1. 师范独立议
2. 师范教育的改革
3. 简易师范学校
4. 国家加大对师范学校的控制力
5. 师范学校的管理
6. 师范教育取得成绩的成因
(二) 高等师范大学概况
六、抗日战争时期的女子师范教育
(一) 抗战时期师范教育的政策
(二) 抗战时期师范教育的改革
1. 按照《国立中学暂行规程》设置国立师范学校
2. 加强了对特别师范生和简易师范生的培养
(三) 国立重庆师范学校
(四) 战后师范院校的善后复员和搬迁
1. 国立师范学校复原情况
2. 师范学院
(五) 制定《战后各省五年师范教育实施方案》
七、参考文献
(一) 著作类
(二) 论文类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90年以来普通高等学校合并组建情况[J]. 教育发展研究. 2001(12)
[2]关于进一步推进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的调查研究[J]. 周洪宇,金保华,邬春芹. 教育研究. 2001(01)
[3]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趋向探讨[J]. 袁贵仁. 中国高等教育. 2000(24)
[4]中国高师教育走向与北京师范大学人才培养体制改革[J]. 郑师渠.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4)
[5]高校教育研究机构“上浮”、“下沉”现象透视[J]. 张辉,郭桂英.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3)
[6]台湾高师教育发展概况与大陆高师教育发展趋势[J]. 薛天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0(01)
[7]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 叶澜.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2)
[8]台湾中师、师专向师院过渡的政策和高师教育改革[J]. 薛天祥,杨晓江. 上海高教研究. 1998(04)
[9]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华教育活动的专业化[J]. 史静寰. 历史研究. 1989(06)
[10]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史略(1902—1949)[J]. 霍益萍.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89(01)
本文编号:3526976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 选题缘由
1. 女子师范教育研究的价值所系
2. 平日知识的积累和兴趣
3. 与专业方向有关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 著作综述
2. 论文综述
(四) 研究重点、难点及特色
1. 研究重点
2. 研究难点
3. 研究特色
(五) 研究方法与思路
1. 研究方法
2. 研究思路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师范
(二) 师范教育
二、教会女校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
(一) 教会女校
1. 西方传教士对女学的极力倡导
2. 中国近代女子教会教育的产生
3. 教会女校的教学内容及特点
(二) 教会女子学校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 教会女校对留学风尚的影响
2. 影响改变了国人对女子教育的旧观念
三、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
(一) 我国近代女子师范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
1. 洋务派办的新式学堂
2. 男子师范教育的创办
3. 南洋公学的创办
(二) 我国近代女子师范教育的产生
1. 女学堂的创办
2. 《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颁布
3. 北洋女子师范学堂
4. 师范教育体制的转型和变革
5. 高等女子师范教育
6. 女子师范教育的变革
四、五四运动到1927年女子师范教育的变化与进展
(一) 幼儿女子师范学校的建立
(二) 集美幼稚师范学校
(三) 晓庄师范学校
1. 张宗麟关于幼稚师范学校的理论
2. 晓庄师范学院的创办及其影响
(四)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及影响
(五) 张雪门与北京幼稚师范学校
五、1928年到抗战前的师范教育
(一) "新学制"的影响
1. 师范独立议
2. 师范教育的改革
3. 简易师范学校
4. 国家加大对师范学校的控制力
5. 师范学校的管理
6. 师范教育取得成绩的成因
(二) 高等师范大学概况
六、抗日战争时期的女子师范教育
(一) 抗战时期师范教育的政策
(二) 抗战时期师范教育的改革
1. 按照《国立中学暂行规程》设置国立师范学校
2. 加强了对特别师范生和简易师范生的培养
(三) 国立重庆师范学校
(四) 战后师范院校的善后复员和搬迁
1. 国立师范学校复原情况
2. 师范学院
(五) 制定《战后各省五年师范教育实施方案》
七、参考文献
(一) 著作类
(二) 论文类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90年以来普通高等学校合并组建情况[J]. 教育发展研究. 2001(12)
[2]关于进一步推进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的调查研究[J]. 周洪宇,金保华,邬春芹. 教育研究. 2001(01)
[3]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趋向探讨[J]. 袁贵仁. 中国高等教育. 2000(24)
[4]中国高师教育走向与北京师范大学人才培养体制改革[J]. 郑师渠.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4)
[5]高校教育研究机构“上浮”、“下沉”现象透视[J]. 张辉,郭桂英.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3)
[6]台湾高师教育发展概况与大陆高师教育发展趋势[J]. 薛天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0(01)
[7]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 叶澜.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2)
[8]台湾中师、师专向师院过渡的政策和高师教育改革[J]. 薛天祥,杨晓江. 上海高教研究. 1998(04)
[9]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华教育活动的专业化[J]. 史静寰. 历史研究. 1989(06)
[10]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史略(1902—1949)[J]. 霍益萍.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89(01)
本文编号:3526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52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