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 ————基于存在经验课程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21-12-18 00: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派纳为代表的“存在经验课程”理论越来越深入影响到教学领域的变革。这种课程理论强调课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情境性,关注个体存在经验价值,重视提升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基于存在经验课程理论,观照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现状,可以看出:由于理论知识与个体经验价值取向失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失衡、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的阻隔,整个教学过程表现出这样的问题:过于重视学科课程设置而忽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过于重视课堂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存在经验生成;过于强化外在控制而忽视学生自觉内化,从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从存在经验课程理论出发,反对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提出“理论教学+经验重构+社会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注重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理性魅力的同时,加强学生个体经验重构,提升社会实践的生活教育意义,真正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本课题主要从现代心理学、教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相关理论中寻求合理性。这些理论启示我们:学习者的“存在”是一种最根本、最原始的状态或体验,个体当下活生生的存在经验会深刻影响学习者的认知。我国高...

【文章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2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经验的内涵及基本特性
    2.1 存在经验课程理论及其核心思想
        2.1.1 存在经验课程本质观
        2.1.2 “个体解放”的课程目标观
        2.1.3 建构性的知识观
        2.1.4 师生的交互主体关系
        2.1.5 量化与质性结合的评价观
    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经验的内涵
        2.2.1 关于体验与经验的相关论述
        2.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经验的内涵
    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经验的基本特性
        2.3.1 开放性
        2.3.2 主体性
        2.3.3 生成性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经验价值的合理性
    3.1 心理学视角:确证彰显个体存在经验价值的必要性
    3.2 教育学视角:确证彰显存在经验价值的可行性
    3.3 哲学视角:确证彰显个体存在经验价值的人性化意义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缺位的现实境遇
    4.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缺位的表征
        4.1.1 过于重视学科课程设置而忽视学生的社会实践
        4.1.2 过于重视课堂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存在经验生成
        4.1.3 过于强化外在控制而忽视学生自觉内化
    4.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缺位的成因
        4.2.1 理论知识与个体经验价值取向偏颇
        4.2.2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失衡
        4.2.3 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的阻隔
第5章 彰显存在经验价值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策略
    5.1 注重个体存在经验的重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达成
        5.1.1 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整体目标
        5.1.2 注重个体存在经验的改组与改造
    5.2 提升个体存在经验价值,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资源
        5.2.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系列课程是核心资源
        5.2.2 大学生个体的存在经验是宝贵资源
    5.3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激活与丰富学生的存在经验
        5.3.1 教师要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内省
        5.3.2 教师要促进学生存在经验重构
        5.3.3 教师要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5.4 建立开放与多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评价标准
        5.4.1 注重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5.4.2 注重教学评价的过程性
        5.4.3 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与转型 [J]. 余小波.  教育研究. 2008(12)
[2]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 [J]. 鲁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03)
[3]科学与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哲学维度 [J]. 梁建新.  求实. 2005(01)
[4]“建构知识”之意含 [J]. 肖川.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01)
[5]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 [J]. 叶澜.  教育研究. 2002(05)
[6]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J]. 程素萍.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02)
[7]“人是价值的存在”及其教育学意蕴 [J]. 王啸.  高等教育研究. 2001(05)
[8]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 [J]. 沈建.  中国教育学刊. 2001(02)
[9]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 [J]. 高文.  全球教育展望. 2001(03)
[10]教学理论与素质教育 [J]. 张楚廷.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6)

博士论文
[1]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 陈亮.西南大学. 2008
[2]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 姜丽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 刘黔敏.南京师范大学. 2005
[4]体验教学研究[D]. 辛继湘.西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从“缺失”的角度看课程[D]. 蒋洁.湖南师范大学. 2008
[2]高校德育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 季卫兵.南京理工大学. 2008
[3]美国高校德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 王宏伟.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应该教给孩子什么[D]. 董春林.华东师范大学. 2008
[5]我国现行学校德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D]. 冉亚辉.西南大学. 2008
[6]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 孔卫平.华东师范大学. 2008
[7]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在中国的适切性[D]. 张灵芝.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41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541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4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