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生道德认知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6:10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认知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其本质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强调最高道德准则的中庸思想。孔子强调,人的廉耻感是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道德自律。孔子认可的“君子之道”即是个人有较好的个人素养的道德认知。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形容中国人是“温良”的,即没有任何使人感到不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可见,中国人向来重视道德,同时也对中国人的道德有充分的自信。如今社会强调素质教育,更应该加强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喜欢唯我独尊,然而作为未来的希望在踏入社会前,更需要关注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当今我国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求教育工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认识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德育的重要性,以崭新的思路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当今有识之士,重新发现人的道德和德育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反思中,呼吁振兴德育。高校德育的必要性和我国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促使我们思考:目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现状,大学生对学校德育的满意程度和效果如何,以及如何去提高我国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及其有效的教育对策研究等。众所周知,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关于道德发展理论中比较成熟的理论,在中西方教育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进行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基础,探索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教育对策及大学生德育的契合点,探索先进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启示。最终实现真正的中国人应该有的智能和纯真的赤子之心,实现中国人的精神达到道德与智力的完美结合。本文主要运用实证调研的方法,对广西9所高校大学生道德认知状况及德育相关问题进行实证调研,掌握原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道德认知存在滞后和可逆的特点,部分大学生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运用自身善恶标准进行道德判断等问题。大学生道德认知存在问题归因于:大学生自身特殊性,高校德育低效甚至无效,社会道德环境弱化及网络道德环境的冲击等方面。文章通过对大学生道德认知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借鉴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探索其对我国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有益启示,致力于大学生道德认知教育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能性的思路。主要从:以发展为教育目的,改革创新传统德育精华,德育工作者角色转变,挖掘隐蔽课程资源和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提出教育对策。文章在结构安排上,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前言。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概念界定,研究综述,科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的形成及梳理,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全面评价。第三部分: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第四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存在问题的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前面了解当前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大学生、学校、社会道德环境及网络道德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道德认知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大学生道德认知教育对策的启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以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策略;改革创新传统德育精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抵制价值相对主义;促进德育工作者转变角色,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挖掘隐蔽课程资源,加强隐性教育氛围建设;关注学生主体地位,促成大学生知行合一。第六部分:结束语。通过对全文的综合归纳与提升,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总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引申出实践的处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帮助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同时为我国高校德育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认知 教育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atract5-10
  • 前言10-13
  • (一) 选题的缘由、研究的意义10-11
  • 1. 课题的来源10-11
  • 2. 研究的意义11
  • (二) 研究思路及方法11-12
  • 1. 主要内容11
  • 2. 基本思路11-12
  • 3. 研究方法12
  • (三) 研究重难点12
  • 1. 研究重点12
  • 2. 研究的难点12
  • (四) 拟创新之处12-13
  • 一、道德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及理论梳理13-24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13-14
  • 1. 道德13
  • 2. 认知13
  • 3. 道德认知13-14
  • (二) 大学生道德认知的研究综述14-15
  • 1. 载体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研究14
  • 2. 从道德认知的影响机制研究道德认知14
  • 3. 从道德认知与知行错位角度14-15
  • (三)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形成及梳理15-20
  • 1.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形成15-16
  • 2. 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梳理16-20
  • (四) 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全面评价20-24
  • 1.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贡献20-21
  • 2.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局限21-24
  •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24-30
  • (一) 大学生道德认知的调查设计24
  • 1. 研究设计24
  • 2. 被试者的基本情况24
  • 3. 研究工具及分析方法24
  • (二) 调研结果统计分析24-30
  • 1. 道德两难情境24-26
  • 2. 假设生活情境26-30
  • 三、大学生道德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30-36
  • (一) 大学生道德认知现状30-31
  • 1. 大学生道德认知存在滞后性和可逆性30-31
  • 2. 部分大学生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31
  • 3. 运用自身善恶标准进行道德判断31
  • (二) 大学生道德认知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31-36
  • 1. 大学生自身特殊性31-32
  • 2. 高校德育低效32-34
  • 3. 社会道德环境弱化及网络道德环境的冲击34-36
  • 四、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大学生道德认知教育对策的启示36-44
  • (一) 以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策略36-37
  • (二) 改革创新传统德育精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37-38
  • 1. 以借鉴为基础,创新改革我国传统德育精华37-38
  • 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抵制价值相对主义38
  • (三) 促进德育工作者转变角色,全面提升自身素质38-39
  • (四) 挖掘隐蔽课程资源,加强隐性教育氛围建设39-42
  • 1. 构建和谐校园环境39-40
  • 2. 正确对待亚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网络亚文化的积极作用40-42
  • (五) 关注学生主体地位,促成大学生知行合一42-44
  • 1.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角色承担的机会42-43
  • 2.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的机会43-44
  • 五、结束语44-45
  • 注释45-47
  • 参考文献47-53
  • 附录53-55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55-56
  • 致谢56-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向荣,杨欣虎;深化大学生道德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10期

2 施民宪;全员实践:大学生道德建设成功的关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陈尚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应对[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2年03期

4 姜海燕;学习《纲要》 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武艳萍;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6 袁锡宏;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行为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赵榴明;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J];经济师;2004年06期

8 周长喜;夏兆敢;;大学生道德建设目标体系的重构[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宋明;大学生道德动力建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10 任运康;邓素碧;;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利;;大学生道德需求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莉;毛兰平;聂衍刚;;大学生道德自我概念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张燕;王磊;;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剖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玉君;;大学生道德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云强;邹聪;郭本禹;;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的人生叙事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吴玮;岑国桢;;大学生道德提升感状况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奚明秋;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N];吉林日报;2014年

2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岳麓区基地 中南大学基地 执笔人 徐建军 刘建华 姜国俊 赵杰;区校共建当代大学生道德高地[N];光明日报;2014年

3 记者 焦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王婷 通讯员 王小民 张东;人是要有点精神的[N];浙江日报;2011年

5 吴启迪(作者为同济大学校长);教育是国家腾飞的发动机[N];文汇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郑晓艳;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武敬杰;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素碧;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强;大学生道德接受的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孙艳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霍晟;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3年

5 闫蒙蒙;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生活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邓海龙;当代大学生道德治理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邱梦茜;当代大学生道德接受的障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琳净;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毛春英;大学生道德认知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冯艳菊;现阶段大学生道德实践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认知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54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1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