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05:11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的中国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选择这一高度开放和内容庞大的社会媒介从外界汲取信息、获得知识,并通过它表达和承载个人意见,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信息共享和情感互通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在这一时代,知识迅速更新,信息飞速传播,个人行为得到公共化的机会,社会意见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这一方面使得社会生活百花齐放、生机勃勃,另一方面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突发公共事件作为社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对象领域,它与互联网的结合往往能产生巨大的社会能量:有时是建设性的正能量,公众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意见表达、行为支持,澄清社会思潮、促进公民参与;然而更多的时候,这一能量展现出对社会秩序与公众思想的破坏性、煽动性和迷惑性,使得突发事件的应对难度大大增加。作为特殊形态公共领域的高等学校也面临着突发公共事件与互联网结合后所带来的应对问题。高校作为青少年学子的聚集地,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各色新媒体有着更高的接受度与利用率;加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仍在塑造阶段,受到网络的影响也更巨大。这使得高校在互联网时代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面临更多、更艰巨的挑战。因此,要规避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可能给高校发展带来的不利危害和影响,争取在事件中实现对青少年学子的引导、传播正向能量,进一步完善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理论分析、完善应对策略势在必行。本文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的一番理论探索。文章以危急情况的组织角色理论以及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研究互联网时代的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问题。通过对互联网时代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结合现实中高校的应对行为,构建了一个能更有效地适应新时期新要求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策略框架。为高校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提供参考和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高校 突发公共事件 应对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导言9-18
  • 1.1 研究源起9-10
  • 1.1.1 互联网时代突发公共事件呈现新特征9
  • 1.1.2 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面临新情况9-10
  • 1.2 研究述评10-14
  • 1.2.1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研究述评10-12
  • 1.2.2 互联网与突发公共事件的联动关系述评12-14
  • 1.2.3 已有相关研究的缺陷与不足14
  • 1.3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14-16
  • 1.3.1 研究路径14-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4 研究意义16-18
  • 1.4.1 理论意义17
  • 1.4.2 实践意义17-18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阐述18-26
  • 2.1 理论基础18-21
  • 2.1.1 危机情境组织角色理论18-19
  • 2.1.2 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19-21
  • 2.2 概念体系21-26
  • 2.2.1 互联网及其互联网时代21-22
  • 2.2.2 突发公共事件22-24
  • 2.2.3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24-26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影响分析26-35
  • 3.1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挑战26-29
  • 3.1.1 青少年网民规模发展迅速26-27
  • 3.1.2 社会公众网络参与、网络监督意识增强27-28
  • 3.1.3 网络舆情兴起28-29
  • 3.2 互联网时代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机遇29-35
  • 3.2.1 信息沟通平台多样化、便捷化29-33
  • 3.2.2 社会参与主体日趋多元化33-34
  • 3.2.3 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方式日渐兴起34-35
  •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35-43
  • 4.1 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情况35-39
  • 4.1.1 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观念35-37
  • 4.1.2 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37-38
  • 4.1.3 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方法措施38-39
  • 4.2 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实困境39-43
  • 4.2.1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观念较为保守39-41
  • 4.2.2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组织体系亟需完善41-42
  • 4.2.3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方法有待改进42-43
  • 第五章 推进互联网时代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策略设计43-54
  • 5.1 设计原理:应对观念更新43-49
  • 5.1.1 横向维度上的协同合力43-45
  • 5.1.2 纵向维度上的角色分工45-49
  • 5.2 操作规则:组织体系优化巩固49-50
  • 5.2.1 优化常设性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协调部门49
  • 5.2.2 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协同应对的法律制度49-50
  • 5.2.3 搭建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综合信息沟通平台50
  • 5.3 实现过程设计:应对策略阶段性推进50-54
  • 5.3.1 预防减灾与预案准备阶段:以常规性工作为基础50-51
  • 5.3.2 应对处置阶段:以紧急应对为核心51-53
  • 5.3.3 事后恢复阶段:事后分析总结与反馈53-54
  • 第六章 互联网时代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策略的科学性论证54-57
  • 6.1 互联网时代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策略的合理性分析54-55
  • 6.2 互联网时代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策略的实用性分析55-56
  • 6.3 互联网时代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策略的可行性分析56-57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57-59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57
  • 7.2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57-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勇勤;朱悦;;媒介生态位视角下的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竞争分析——基于收入维度的实证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杨文富;;电视媒体如何应对互联网媒体的挑战[J];考试周刊;2013年66期

3 赵永岐;电视媒体与互联网媒体的比较与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年06期

4 乃风;;本期话题:互联网公司品牌传播[J];国际公关;2006年06期

5 刘涛;徐晓婷;;浅析网络广告的互动性[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1期

6 李淑兰,陈莹;论互联网受众发展趋势[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7 范建斌;;互联网上的企业声誉管理[J];国际公关;2009年02期

8 付长江;;利用互联网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0期

9 袁华明;;让人爱恨交加的网络广告[J];观察与思考;2006年05期

10 陈洪华;廖凝;;互联网助推现代公民人格的形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汤宇时;;从微信认识移动互联网媒体传播平台模式[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三等奖)[C];2014年

2 臧雷振;;互联网使用影响政治参与吗?[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移动互联网魅力渐显[N];人民邮电;2008年

2 励漪;上海互联网媒体广告收入首超纸媒[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3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 郭全中;互联网新尝试为什么?[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4 李思 孙颖康;互联网来势汹汹却无法替代传统媒体[N];中国经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高慧斌;未来十年互联网将成为生产力“引擎”[N];辽宁日报;2008年

6 伊佳;向互联网学生存[N];通信产业报;2008年

7 朱泉峰邋何源;互联网信息化基因重组[N];计算机世界;2008年

8 本报记者 徐向阳;姜奇平:未来互联网媒体将和卖场融为一体[N];中华新闻报;2008年

9 记者 舒杰;2008·互联网 盛宴已开 巨头环伺[N];通信产业报;2008年

10 李学凌;互联网如何胜出电视[N];计算机世界;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贻;新媒体与民主政治重构及其问题分析[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娜;壹读传媒的互联网思维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周宽玮;互联网时代冲击下纸质媒介的生命力和运行模式的转变[D];复旦大学;2013年

3 李刚;中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探讨[D];广西大学;2015年

4 郝靖;三网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5 陈艳红;基于微博的互联网不实信息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6 陈瑶;互联网时代的中国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邱梁;陕西电信公司互联网媒体传播方案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周图伽;互联网发展中的自媒体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吴楠;网络广告的创意与表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王昀;地方抗争事件的互联网话语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的中国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6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56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2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