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7 17:59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课题之一,是现代主体间性哲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研究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对于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按照三部分展开逻辑论述。 首先,论述了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背景,辨析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关系,阐明了主体间性、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并指出了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意义。 其次,分析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及历史功绩,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存在着诸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权利不均衡性、教育内容抽象性、教育方法简单性等问题。 最后,从建构高校主体...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2 选题的研究现状
0.3 本文研究方法
0.4 本文创新之点
1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意义
1.1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
1.1.2 科学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1.3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1.4 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2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1.2.1 主体间性的提出
1.2.2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关系
1.2.3 主体间性的涵义
1.2.4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1.3 实施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3.1 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1.3.2 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建设
1.3.3 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及历史功绩
2.1.1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
2.1.2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功绩
2.2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2.1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权利不均衡性
2.2.2 教育内容抽象性
2.2.3 教育方法简单性
2.3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3.1 主体性概念理解的偏颇
2.3.2 “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疏离
2.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后
3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模式
3.1 建构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
3.1.1 树立平等交往意识
3.1.2 树立交互主体意识
3.1.3 树立包容理解意识
3.2 建构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3.2.1 把握方向原则
3.2.2 发扬民主原则
3.2.3 贴近生活原则
3.2.4 互助共进原则
3.3 建构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3.3.1 交流对话教育法
3.3.2 角色体验教育法
3.3.3 双向互动教育法
3.4 建构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3.4.1 注意保留主体之间的差异性
3.4.2 处理好交往与灌输的关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757624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2 选题的研究现状
0.3 本文研究方法
0.4 本文创新之点
1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意义
1.1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
1.1.2 科学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1.3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1.4 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2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1.2.1 主体间性的提出
1.2.2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关系
1.2.3 主体间性的涵义
1.2.4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1.3 实施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3.1 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1.3.2 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建设
1.3.3 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及历史功绩
2.1.1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
2.1.2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功绩
2.2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2.1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权利不均衡性
2.2.2 教育内容抽象性
2.2.3 教育方法简单性
2.3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3.1 主体性概念理解的偏颇
2.3.2 “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疏离
2.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后
3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模式
3.1 建构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
3.1.1 树立平等交往意识
3.1.2 树立交互主体意识
3.1.3 树立包容理解意识
3.2 建构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3.2.1 把握方向原则
3.2.2 发扬民主原则
3.2.3 贴近生活原则
3.2.4 互助共进原则
3.3 建构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3.3.1 交流对话教育法
3.3.2 角色体验教育法
3.3.3 双向互动教育法
3.4 建构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3.4.1 注意保留主体之间的差异性
3.4.2 处理好交往与灌输的关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757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757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