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与差异: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同质与差异: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比较研究
【摘要】: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学生评教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科学合理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是保证高校学生评教质量的前提。本研究抽样调查了国内45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基于这45所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为样本,针对每份样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比较研究。首先,随机抽取的这45所高校学生评教指标分别来自研究型大学15所、专业型大学15所、技能型院校15所,针对这45所高校学生评教指标按照其构成维度: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课程评价、主观性试题,运用词频统计法分别构建词频统计数据库;然后,分别统计出研究型大学、专业型大学、技能型院校在各个具体指标上的词频数量,计算出各种类型大学分别在各个指标上的百分比,将统计的全部词频录入到IBM SPSS19.0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最后,根据不同类型高校自身的定位、人才培养的类型、教学特征来判断现行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合理性,并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合理性依据。本研究通过对指标文本横向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内容均出现比较严重的趋同现象;通过纵向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类型高校评教指标的设置依然主要沿袭着我国传统的四维度分类法。从总体上看,评教内容指标过于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评教过程指标过于注重“管理者的制定”而忽视“学生的参与”,评教效果指标过于注重“教师教的好”而忽视“学生学的好”;具体来看,不同类型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并不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评教指标的设置忽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它并没有突出研究型大学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目标,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质疑,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特点;专业型大学的学生评教指标的设置忽视实践性教学以及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等方面,它并没有突出专业性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课堂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的特点;技能型院校的学生评教指标的设置与研究型、专业型大学相比教而言显得较为简单而粗糙,并且指标内容相差不大,对“理论性”的教学内容设置的评价指标过多,而“实践性”的评价指标过少,指标的表述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等特点,它并没有突出职业技能型院校以培养技术实用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人才目标,课堂教学应注重校内技能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双边联动”的特点。另外,研究还发现我国各类高校评教指标中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指标不够重视的现象。论文以实践中生发的问题为着眼点,遵循“实然困境——原因探析——应然走向——突围方法”的研究路径,运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评教指标文本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审视与反思,对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的应然走向进行了规划。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引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及内容、理论基础,提出研究问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研究的相关综述及其基本概念。第三部分,相关的研究设计。具体介绍该研究的研究工具,研究对象,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等。第四部分,研究结果分析。对国内45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整理,将研究型大学、专业型大学和技能型院校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相关性与差异性,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特征以及它们普遍关注与普遍忽视的指标项目。第五部分,对策与建议。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及得出的结论,并对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学生评教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第六部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的方向。归根结底,各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并没有根据学校自身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的类型及各自的教学特点来进行设置。高校教学的同质化促使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同质化,进而导致学生评教指标的同质化,所以秉持“以评促改”的评价理念,分类设置高校教学质量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克服高校教学模式同质化的倾向,这不仅有利于高校分类办学,而且有利于我国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本研究根据目前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方向,分别根据研究型大学评教指标、专业型大学评教指标及技能型院校评教指标存在的问题,根据各类型大学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类型及各自教学特点分别提出相应的调整方向,以期为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设置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为后续三种不同类型高校量身定做自己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教学质量 学生评教 评教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2.0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引论11-17
- 1.1 研究背景11
- 1.2 问题提出11-14
- 1.2.1 人才培养目标与类型——高等院校分类与定位的依据11-12
- 1.2.2 高等院校分类与定位——克服高校教学模式同质化的前提12-13
- 1.2.3 克服高校教学模式同质化的手段——分类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13
- 1.2.4 同质与差异——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之比较13-14
- 1.3 研究意义14-17
- 1.3.1 理论意义14
- 1.3.2 现实意义14-17
- 2 文献综述17-33
- 2.1 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研究现状18-21
- 2.1.1 基于国外高校经验分析与引进的评教指标的设置18-19
- 2.1.2 基于国内大学实践案例与探索的评教指标的设置19-20
- 2.1.3 基于问题逻辑和文献分析的评教指标的设置20-21
- 2.2 国外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研究现状21-24
- 2.2.1 美国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现状22-23
- 2.2.2 日本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现状23-24
- 2.2.3 澳大利亚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现状24
- 2.3 文献述评24-28
- 2.3.1 对国内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述评24-26
- 2.3.2 对国外高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述评26-27
- 2.3.3 基于高校教育理念为核心的评教指标的设置27-28
- 2.4 概念界定28-33
- 2.4.1 高等院校分类28-31
- 2.4.2 学生评教31
- 2.4.3 评价指标31-33
- 3 研究思路与设计33-37
- 3.1 研究目的33
- 3.2 研究思路33
- 3.3 研究内容33-34
- 3.4 研究方法34-35
- 3.5 研究设计35
- 3.6 研究重难点35
- 3.7 创新点35-37
- 4 研究结果及分析37-49
- 4.1 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项目内容分析37-41
- 4.1.1 学生评教教学态度的校际分析37
- 4.1.2 学生评教教学方法的校际分析37-38
- 4.1.3 学生评教教学内容的校际分析38-39
- 4.1.4 学生评教教学效果的校际分析39-40
- 4.1.5 学生评教课程评价的校际分析40-41
- 4.1.6 主观性试题评价指标的校际分析41
- 4.2 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校际差异分析41-49
- 4.2.1 学生评教教学态度的校际间差异41-42
- 4.2.2 学生评教教学方法的校际间差异42-43
- 4.2.3 学生评教教学内容的校际间差异43-45
- 4.2.4 学生评教教学效果的校际间差异45-46
- 4.2.5 学生评教课程评价的校际间差异46-47
- 4.2.6 学生评教主观性试题测评的校际间差异47-49
- 5 结论与建议49-73
- 5.1 研究结论49-55
- 5.1.1 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普遍存在的问题49-51
- 5.1.2 研究型大学学生评教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51-52
- 5.1.3 专业型大学学生评教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52-53
- 5.1.4 技能型院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存在的问题53-55
- 5.2 对策建议55-73
- 5.2.1 现代大学教学范式的转变55-58
- 5.2.2 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理论基础58-61
- 5.2.3 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基本原则61-63
- 5.2.4 针对学生评教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63-65
- 5.2.5 研究型大学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依据65-67
- 5.2.6 构建符合研究型大学教学理念的学生评教指标的意义67
- 5.2.7 专业型大学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依据67-69
- 5.2.8 构建符合专业型大学教学理念的学生评教指标的意义69
- 5.2.9 技能型院校学生评教指标设置的依据69-72
- 5.2.10 构建符合技能型院校教学理念的学生评教指标的意义72-73
- 6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73-75
- 参考文献75-79
- 附录79-83
- 后记83-8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立新;包锡妹;赵雷;;构建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李冰梅,格兰德·克尔夫人;中美大学生学习观念比较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3 卢彩晨;;论大学趋同现象[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4期
4 崔颖;王力纲;;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调整——基于大学教育理念的思考[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12期
5 邵娟;;中澳学生评教比较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年01期
6 尹海洁;赵希文;孙颖;孟宪奎;;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0年10期
7 刘洁,唐德玲,冯婉玲,宋烈侠;构建研究型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06期
8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3期
9 陈本友;金莉;赵伶俐;;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现状与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03期
10 朱军;范慧慧;;师生对学生评教指标的关注点——基于复旦大学问卷调查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白敏;高校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许广鑫;我国普通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问题的调查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郭杏;师范院校理科教师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庞丽丽;“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谢博文;(普通)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6 孔冰清;区域高职院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问题、成因及改进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李晨依;专业学位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54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65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