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角下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共生理论视角下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研究
【摘要】:协同创新已成为实施"2011计划"和科技创新的核心概念,反映了国内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结合现实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运用共生理论探讨高校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企业、政府之间的共生关系、共生特征以及作用方式;通过对高效协同创新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的具体分析,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对美国斯坦福大学高校协同创新进行案例分析,具体阐述其共生一体化系统的演化过程,为完善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建设提供借鉴,进一步推动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高校 协同创新 共生理论 共生一体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2095)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30185110002) 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XJYYL029)
【分类号】:G644
【正文快照】: 0引言201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目的是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建生;;产学研合作模式再探讨——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邵云飞;杨晓波;邓龙江;杜欣;;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04期
3 司尚奇;曹振全;冯锋;;研究机构和企业共生机理研究——基于共生理论与框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6期
4 涂振洲;顾新;;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年09期
5 李北伟;董微微;富金鑫;;中国情境下创新集群建设模式探析[J];中国软科学;2012年11期
6 张雷勇;冯锋;肖相泽;马雷;付苗;;产学研共生网络:概念、体系与方法论指向[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丁云龙;;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进化——一个共生进化视角的透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邵云飞;杨晓波;邓龙江;杜欣;;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04期
3 张雷勇;冯锋;肖相泽;付苗;;产学研共生网络效率测度模型的构建和分析:来自我国省域数据的实证[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杨继瑞;杨蓉;马永坤;;协同创新理论探讨及区域发展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J];高校理论战线;2013年01期
5 陈搏;;社会知识管理促进协同创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宫淑燕;夏维力;;产业集群与生态文化协同创新关系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周琳慧;冯锋;万红燕;肖相泽;;基于WSR的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主体地位的测度[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周小丁;黄群;;德国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及其借鉴[J];德国研究;2013年02期
9 欧伟强;;基于共生网络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杨燕;;生态创新的概念内涵和特性:与一般意义上创新的比较与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路春婷;张春博;丁X;;协同创新组织的动力机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潘锡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机制探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进富;张颖颖;;协同创新网络形成的自组织机理[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M.V.Fyodorov;E.V.Peshina;;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PRODUCTION[A];2012 North-East Asia Academic Forum[C];2012年
5 杨文博;;论高校智库建设与科研管理改革创新[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经济管理分册)[C];2014年
6 陈伟;周文;;基于异质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网络模体与网络生成行为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5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与创新[C];2014年
7 张敬文;谢翔;;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同创新机理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8 陈朋;熊励;季佳亮;;基于三网融合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评价体系研究——来自上海42家企业的数据[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赵立雨;;基于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网络扩张研究[A];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雷;过程视角下学研技术创业及其与经济产业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任宗强;基于创新网络协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机制与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张淼;大规模产业转移过程中产学研创新体系再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王力年;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良贤;基于竞合关系的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共生行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叶火杰;企业加速网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周浩;产学研共同体信息供应链信息传递机制和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周志太;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协同创新网络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董微微;基于复杂网络的创新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张国峰;产学研联盟的知识转移机制及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浩;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何银芳;基于超循环理论的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障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李克明;基于PWLC的企业合作创新风险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谢晶;长江三峡游船共生机制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5 文小科;基于知识流动的官产学联盟内高技术企业成长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张娟;基于共生视角的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伙伴选择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7 倪慧;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董小艳;推动高校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模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9 王伟伟;从家庭信息终端的研发设计看设计管理的重要性和协同创新的必要性[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10 唐志新;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对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嵇忆虹,倪锋,王宏,赵孝芬;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讨与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2 张萌;姜振寰;胡军;;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及稳定性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6期
3 何卫平;龙昀光;马亮;;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技术联盟发展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8期
4 傅建球;张瑜;;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5期
5 王缉慈;;创新集群 高新区未来之愿景与目标[J];中国高新区;2006年10期
6 谢康,吴清津,肖静华;企业知识分享 学习曲线与国家知识优势[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7 吴潍;陈莉平;;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结点分析及其构建[J];价值工程;2007年01期
8 丁明磊;庞瑞芝;刘秉镰;;全球化与新技术经济范式下区域产业创新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21期
9 赖迪辉;陈士俊;;技术创新集群的蜕变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06期
10 万幼清;邓明然;;基于知识视角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严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2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宁滨;[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艳秋;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萌;工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姣英;区域集群创新系统的配套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歆星;罗云平;;共生理论对于建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的启示[J];甘肃高师学报;2012年03期
2 朱合娟;班倩倩;孙红玲;;基于共生理论的长江三峡旅行社的集群研究[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年10期
3 赵娇娇;方旭红;;基于共生理论的厦金旅游合作分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张健华;余建辉;洪元程;;基于共生理论的闽台旅游合作机制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邓小艳;;基于共生理论视角探讨恩施州“清江山水旅游走廊”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6 刘荣增;齐建文;;豫鲁苏城乡统筹度比较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城市问题;2009年08期
7 杨博文;黄恒振;;共生理论:组织演化研究的新基础[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2期
8 赵曼丽;;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分析框架[J];学术论坛;2012年12期
9 秦颖;;谈“共生理论”对教育活动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01期
10 黄小梅;;基于共生理论的闽西旅游合作机制的探索[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佳;;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旅游竞合机理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2 于亚婕;张静海;;基于社会共生理论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策略研究[A];第六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陈晓安;;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2)[C];2010年
4 程建宏;;树立城乡“共生”理念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乃定;李慧;;基于共生理论的陕西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模式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陈国东 殷毅(实习);吴飞驰:我用共生理论掌控企业[N];医药经济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状状;基于金融共生理论的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2 谢晶;长江三峡游船共生机制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维维;欧盟中小企业政策支持及对我国的借鉴[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黄敏;基于共生理论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徐晋;基于共生理论的“Shipping Pool”合作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胡才龙;中小企业与中小银行共生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7 周运才;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基础教育统筹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91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691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