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问题及教育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13:20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问题及教育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网络交往 问题调查 教育策略


【摘要】:根据第34次CNNIC,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大学生(包括大专、本科及以上)占20.6%。网络交往发展速度迅猛,影响力日趋壮大。大学生在这种充满吸引力的人际交往模式中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身心问题。为了研究大学生网络交往相关问题,探究大学生网络交往教育策略,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调查法。本文通过实际调查统计,发现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的新问题。根据大学生网络交往结构四要素,分析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问题的成因,并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出四条教育策略。旨在通过调查研究,能够引起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的重视,充实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的调查成果,丰富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研究内容,为大学生网络交往相关教育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本文首先说明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发现现有研究存在问题和不足。其次,对交往、社会交往、网络交往内涵进行了详细概述,为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要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结构,为问题调查和原因分析提供思路。从网络交往结构层次描述当前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现状,即大学生群体受到深刻影响、交往对象具有强不确定性、新媒体工具扮演重要角色、网络环境不断渗透现实环境。再次,通过实际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主体认知和心理问题、网络交往行为失范问题、道德约束和文化冲突问题、法律规范的相关问题。从网络交往结构层次探究问题成因,主体原因在于自身素质和能力的缺乏,客体原因在于交往对象产生的负作用,介体原因在于新媒体工具的过度使用,环体原因在于网络特有的负面影响力。最后,以提升网络交往能力、优化校园网络环境、深化网络交往关系、拓展网络交往功能为子目标,从自我教育、网络教育、互动教育、合力教育四个方面提出教育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交往 问题调查 教育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绪论12-19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2-13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3
  • 一、理论意义13
  • 二、现实意义13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3-18
  • 一、国外研究现状13-16
  • 二、国内研究现状16-18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18-19
  • 一、研究思路18
  • 二、研究方法18
  • 三、创新点18-19
  • 第二章 网络交往概述19-30
  • 第一节 网络交往的涵义19-22
  • 一、网络交往的相关概念19
  • 二、网络交往的内涵19-21
  • 三、网络交往的社会功能21-22
  • 第二节 网络交往的结构22-24
  • 一、构建网络交往结构的意义22
  • 二、网络交往结构要素22-24
  • 三、大学生网络交往结构特点24
  •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交往结构分析24-30
  • 一、大学生网络交往结构主体受到深刻影响25-26
  • 二、大学生网络交往结构客体具有不确定性26-27
  • 三、大学生网络交往结构介体扮演重要角色27-28
  • 四、大学生网络交往结构环体渗透现实环境28-30
  •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交往相关调查分析30-47
  • 第一节 问卷调查说明30-31
  •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31-41
  • 一、主体认知和心理问题31-35
  • 二、网络交往行为失范问题35-38
  • 三、道德约束和文化冲突问题38-40
  • 四、法律规范的相关问题40-41
  •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问题原因分析41-47
  • 一、主体原因:自身素质和能力的缺乏41-43
  • 二、客体原因:交往对象起到的负作用43-44
  • 三、介体原因:新媒体工具的过度风靡44-45
  • 四、环体原因:网络特有的负面影响力45-47
  •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交往教育策略47-65
  • 第一节 强化自我教育意识,提升网络交往能力47-50
  • 一、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提高元认知能力47-48
  • 二、提高自我的辨别能力、选择能力、自律能力48-49
  • 三、在现实人际交往和网络交往之间找到平衡点49-50
  • 第二节 完善网络教育措施,优化校园网络环境50-56
  • 一、完善教育课程,开展教育活动51-53
  • 二、注重教育创新,,形成教育体系53-54
  • 三、加强素养教育,融入日常工作54-56
  • 第三节 增强互动教育效果,深化网络交往关系56-61
  • 一、现实互动与网络互动相结合56-57
  • 二、通过情感教育实现相互理解57-59
  • 三、双方共同提升网络交往能力59-61
  • 第四节 优化合力教育体系,拓展网络交往功能61-65
  • 一、“三位一体”形成合力61-62
  • 二、课程交叉形成合力62-63
  • 三、多主体间形成合力63-65
  • 结束语65-66
  • 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1
  • 附录71-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红,李薇菡;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11期

2 陈友庆;吴远;;大学生网络交往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1期

3 艾红梅;;大学生网络交往分析与教育对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23期

4 陶国富;网络交往的泛化与精神文明的深化[J];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5 王生卫;论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培养[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2年05期

6 张洪根;网络交往行为与人的自由的哲学解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李薇菡;网络交往对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影响[J];人才开发;2002年10期

8 郑百灵;虚拟的真实——网络交往与网络社区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李国华;网络交往的二重性及其对策[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罗艺方,李薇菡;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利影响刍议[J];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菲菲;罗青;魏华;;大学生网络交往量表的编制及其特点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任小莉;;青少年网络交往中自我表现策略及与其自我认同的关系[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美娟;;青少年人际依恋与网络交往关系的发展和差异[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闫隽;;网络角色及其心理效应[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罗青;李菲菲;魏华;;大学生网络交往与个性及现实人际交往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王晓霞;;关于网民网络交往热点问题态度的调查[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玉林师范学院社科部 何林;网络交往中的自我发展与提升[N];广西日报;2007年

2 肖伟胜 王书林;从知识“容器”角色中解放出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杨波;从网络交往看当代人际关系的嬗变[N];解放日报;2006年

4 关珊;将礼仪进行到底[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5 计雪荣;你知道高校BBS吗?[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萍华;网络交往中的身体嵌入[D];复旦大学;2009年

2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连立;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的哲学思考[D];湖北大学;2013年

2 赵璐;大学生网络交往中存在的道德问题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佳雷;网络交往失范及其防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白红娟;试论网络交往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D];山西大学;2014年

5 于芳;中职生网络交往现状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5年

6 万纤;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问题及教育策略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7 王丽丽;网络交往与网络人文生态构建[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8 杜娅萍;网络交往的伦理反思[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高磊;论网络交往的虚实二重性[D];山西大学;2010年

10 黄诗e

本文编号:700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700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3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