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在兰泰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06:45

  本文关键词:在兰泰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兰州 泰国留学生 跨文化适应


【摘要】:跨文化研究群体主要集中在留学生,对外汉语研究中占据首位。本文主要研究在兰州留学的泰国学生,分析该群体适应兰州跨文化的现状、主要问题,针对现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使留学生在跨文化地区的适应难度较低,顺利度过在兰州的学习与生活。本文选取在兰州的泰国学生作为样本,研究他们在兰州的跨文化适应情况,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形式对学生进行调研,主要从社会、心里、跨文化交流、学习环境适应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发现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得出以下结果:留学生在兰州的时间越长,在生活环境、人际交流、服务意识等方面的适应能力越强,从而降低了跨文化的不适应性,留学生活超过两年,包含两年的学生,对兰州的适应基本稳定,已逐渐习惯兰州的生活方式。在心里适应能力方面的调查主要从正面与负面两个两面进行研究;正面感调查结果显示泰国留学生心态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这些对自我心理放松、消除心理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负面感调查显示留学生偶尔会因想家出现失眠、情绪低沉,忧虑情绪增多。针对上述留学生在兰州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基于国家与低于文化差异的考虑,在如何提升泰国留学生的适应能力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在社会适应方面,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努力适应兰州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与中国师生的沟通交流以及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时间活动;在心理适应方面,要积极采取主动措施,放松心情,更好的融入陌生的环境,提升自己的心里承受能力;在跨文化交际适应方面,要积极调整心态,努力了解当地文化,让跨文化交流中的“小环境”发挥积极作用,加强与学校老师的交流,提升跨文化交流水平。在学习适应方面,由于教学方式与泰国会有所差别,留学生要主动去改变思维方式,接受兰州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兰州的学校负责人与老师应关注与帮助留学生,让他们与兰州当地的学生进行学习沟通。同时,积极引导与培养留学生在科研方面的兴趣,提升学术能力。本文研究目的是使泰国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能更快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同时,对于兰州高校中完善泰国留学生的教学与管理经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兰州 泰国留学生 跨文化适应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8.9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1 引言10-17
  • 1.1 研究的背景10
  • 1.2 研究动机与目的10-11
  • 1.2.1 动机10-11
  • 1.2.2 目的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3.1 关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12
  • 1.3.2 有关跨文化社会文化适应及心理适应的综述12-13
  • 1.3.3 国外对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研究13-14
  • 1.3.4 国内对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研究14-15
  • 1.3.5 当代研究中存在的不足15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5-17
  • 2 在兰泰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调查统计17-33
  • 2.1 跨文化适应问题分析的基础理论和影响因素17-18
  • 2.1.1 跨文化适应相关理论17-18
  • 2.1.2 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18
  • 2.2 调查对象、方法、问卷设计及统计方法18-26
  • 2.2.1 调查对象18
  • 2.2.2 调查方法18
  • 2.2.3 调查问卷设计及统计方法18-21
  • 2.2.4 调查问卷统计21-25
  • 2.2.5 学习适应统计25-26
  • 2.3 在兰泰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分析26-33
  • 2.3.1 留学生学习动机分析26-27
  • 2.3.2 社会适应问题分析27-30
  • 2.3.3 心理适应方面30-31
  • 2.3.4 交际适应方面31
  • 2.3.5 学习适应方面31-33
  • 3 在兰州泰国留学生的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建议33-36
  • 3.1 社会适应方面33-34
  • 3.2 心理适应方面34
  • 3.3 跨文化交际适应方面34-35
  • 3.4 学习环境适应方面35-36
  • 4 结语36-38
  • 参考文献38-40
  • 附录40-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康隆;论文化适应[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高剑华;;留学生的文化差异与适应[J];教育评论;2007年06期

3 李萍;孙芳萍;;跨文化适应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4期

4 赵润彬;;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文化适应——基于剑川白族地区的田野调查[J];改革与开放;2010年04期

5 杨宝琰;万明钢;;文化适应:理论及测量与研究方法[J];世界民族;2010年04期

6 孙进;;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袁淑清;;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5期

8 金风华;;农村女大学生城市文化适应的测量研究——沪、杭、婺三市9名农村女大学生的访谈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年02期

9 陈国明;余彤;;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J];学术研究;2012年01期

10 刘立伟;;在昆留学生文化适应应激成因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文化适应与跨文化交际[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付佳;唐宁玉;;文化适应研究新方法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杨;方晓义;;文化适应的标准、过程及影响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苏娟;梁福成;白学军;;蒙族中学生文化适应与智力水平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与文化适应关系实证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严文华;;德国旅居者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质性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严文华;;日本留学生和工作者的跨文化适应:以上海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周云水;;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A];共识(2009秋刊02)[C];2009年

9 张智勇;;华中农业大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徐丽琼;;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研究——以北京市一所公立中学为例[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新权 武汉钢铁公司总法律顾问;企业“走出去”:文化适应比技术更重要[N];中国企业报;2014年

2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杨庭硕;文化对自然与生态系统的适应具有层次差异[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陈国明 美国罗德岛大学教授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执行主席 廖静 译;跨文化适应是跨越文化边界的游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莫幸福;宗教发展与文化适应[N];中国民族报;2014年

5 张雷生 韩国柳韩大学、延世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社会支持网络提高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金荣渊 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教授 任瑞阳 译;压力、适应和成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叶子;印尼华人的文化适应[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程菲 李树茁 悦中山 西安交通大学;文化适应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影响[N];中国人口报;2014年

9 李可;失地农民怎样才能融入城市生活[N];中国社会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逊;数字化的旅居者—在德中国人新媒体使用与文化认同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杨燕;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孙亚楠;韩人社区与“韩味”青岛[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曹经纬;在华跨国公司外籍高管跨文化适应的压力及应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先知;试析中国留美高校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和对策[D];重庆大学;2011年

2 董会颖;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适应[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姚金安;在日中国人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实证考察[D];湖南大学;2013年

4 李营;越南留学生在华跨文化适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孙佳鹏;上海市新疆中职班学生文化适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蔡火林;甘孜藏区外来教师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朱艳霄;壮族布岱族群女性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5年

8 丁方超;来华华裔留学生文化适应情况调g敫霭阜治鯷D];复旦大学;2014年

9 钱绘旭;东南亚留学生在云南的跨文化适应调查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健宇;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23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723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d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