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生态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13:01
本文关键词:北京林业大学生态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道德 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文明 北京林业大学
【摘要】:生态道德教育对于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架构主要围绕北京林业大学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进行。为了探索生态道德教育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实现路径,论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当前北京林业大学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参考了中外文献,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为生态道德教育路径的探索做了一定的前提铺垫。论文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包括高校职能部门、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成效在内的内部要素和包括家庭生态道德教育情况、生态道德教育法规、社会经济环境等在内的外部条件。论文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前北京林业大学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目标虚无,教育手段陈旧单一,内容生活化的欠缺,教育主客体关系缺乏互动,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内部要素问题;信息化与网络化,整体性与动态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外部环境的挑战。最后,论文紧密围绕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生态公民、建设生态社会的目标,根据生态道德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与差异性,教育方式的渗透性与参与性,路径设计的发展性与全面性原则,从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四个角度探索出了北京林业大学生态道德教育实现的路径。
【关键词】:生态道德 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文明 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5
- 1.1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8-9
- 1.1.1 选题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2
- 1.2.1 国内学者的研究10-11
- 1.2.2 国外学者的研究11
- 1.2.3 研究趋势和问题11-12
- 1.3 概念界定12-14
- 1.3.1 生态道德12
- 1.3.2 生态道德教育12-13
- 1.3.3 生态公民13
- 1.3.4 生态文明13-14
- 1.4 研究方法14-15
- 1.4.1 问卷法14
- 1.4.2 访谈法14-15
- 2.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15-29
- 2.1 生态道德教育体系的内部分析17-25
- 2.1.1 北京林业大学职能部门与生态道德教育17-20
- 2.1.2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部要素构成20-22
- 2.1.3 生态道德教育内部要素的问题剖析22-24
- 2.1.4 生态道德教育内部要素优化的基础24-25
- 2.2 生态道德教育的的外部环境分析25-29
- 2.2.1 生态道德教育外部环境的特点分析25-26
- 2.2.2 生态道德教育实现的外部困境探讨26-28
- 2.2.3 生态道德教育外部环境改善的优势28-29
- 3. 生态道德教育路径的条件29-32
- 3.1 大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及其重要性的充分认知29-30
- 3.2 大学课堂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融入30
- 3.3 高等教育部门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30-31
- 3.4 社会公民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共识31
- 3.5 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31-32
- 4. 生态道德教育路径设计的基本思路32-35
- 4.1 强化培养生态公民的目的32
- 4.2 保证路径设计总体方向32-33
- 4.2.1 正确把握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32-33
- 4.2.2 充分考虑生态道德的本质属性33
- 4.2.3 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33
- 4.3 路径设计参考“三项原则”33-35
- 4.3.1 生态道德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与差异化原则33-34
- 4.3.2 生态道德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和参与性原则34
- 4.3.3 生态道德教育路径设计的发展性与全面性原则34-35
- 5.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道德教育实现的路径探索35-47
- 5.1 学校角度的生态道德教育路径35-43
- 5.1.1 课堂教学的贯穿35-38
- 5.1.2 社会实践的倡导38-40
- 5.1.3 激励机制的完善40-41
- 5.1.4 教育队伍的专业化41-42
- 5.1.5 图书馆生态道德图书的丰富42-43
- 5.2 社会角度的生态道德教育路径43-45
- 5.2.1 舆论影响的呈现43
- 5.2.2 制度完善的趋向43-44
- 5.2.3 法律辅助的规约44-45
- 5.3 家庭生态道德教育机制的养成45-46
- 5.3.1 学校带动家庭的生态道德教育45-46
- 5.3.2 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家庭的互动46
- 5.4 受教育者心灵净化的沉淀46-47
- 6. 结论与展望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151-52
- 附录252-53
- 个人简介53-54
- 导师简介54-55
- 获得成果目录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津;“环境教育”概念演进的探寻与透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2 李玉环;李玉梅;;高等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方法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4期
3 贾卫列;;生态文明的由来[J];环境保护;2009年13期
4 唐建生 ,马铭 ,周晚田 ,白解红;论环境道德与环境道德教育[J];环境教育;2003年02期
5 李勇;韩兰娟;周谊;;生态道德教育模式的弊端与改进[J];教学与管理;2011年21期
6 梁大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及功能[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曹慧丽;才凤敏;曾群;;关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政策之法律化研究[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曹志梅;高中华;;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图书馆建设思考[J];情报探索;2011年07期
9 张青兰;;论生态道德教育[J];求实;2008年12期
10 刘振亚;;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765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765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