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与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存在巨大差距,借鉴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经验以提升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中美高等院校的空间分布得出中美两国各地区高等院校规模与空间差异;从人力资源、经费投入、成果产出及转化途径等多方面分析中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利用主客观综合赋权,从科技人力、研究经费、科研绩效及成果产出四个子系统构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2年中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进行评分及分析其时间分异。采用同样方法对2012年中国各省及美国各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进行评分,分析其空间分异及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通过最小方差方法测度影响中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主导因素,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结果表明:(1)2003~2012年间,中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美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变化幅度较小,中国与美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差距逐渐减小。(2)中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空间集聚性大于美国高校,中国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美国主要集中于加利福尼亚、纽约及德克萨斯等地。(3)利用聚类分析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划分为五类,中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强区域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仅四个省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强;美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强区域主要集中在五大湖沿岸,及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佛洛里达等沿海区域。(4)中国区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大致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美国区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与美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高度相似性;美国区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与区域人口规模吻合度较强,而中国区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与人口规模偏离程度大;区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与各地区高等院校规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强的重合度。(5)美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在2003年至2012年间均为“四种主导因素”类型,其中科技经费子系统的贡献率最大;中国在此时间段内由“三种主导因素”转化为“两种主导因素”,科技人力与成果产出为贡献率最大的子系统。(6)中国区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主要为“四种主导因素”,占比超过50%;美国区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主要为“三种主导因素”和“四种主导因素”类型,两者共占比70%。最后,对中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提升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增强我国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中美高校 科研成果转化 时空分异 驱动类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7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1 绪论14-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7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7-19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1.4 篇章结构19
- 1.5 本文的创新点19-21
- 2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区概况21-31
- 2.1 高校科研成果及转化的定义、内涵21-22
- 2.1.1 高校科研21
- 2.1.2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21-22
- 2.2 理论基础与方法22-23
- 2.2.1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22-23
- 2.2.2 HECC方法23
- 2.2.3 LSE方法23
- 2.3 中美两国高校概况对比23-31
- 2.3.1 中国高等教育概况23-27
- 2.3.2 美国高等教育概况27-31
- 3 中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与途径31-38
- 3.1 中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与途径31-34
- 3.2 美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与途径34-38
- 4 中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及其时空分异38-51
- 4.1 指标选取及指标体系的构建38-39
- 4.2 指标权重的划分39
- 4.3 中美两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得分39-40
- 4.4 中国各省市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40-44
- 4.4.1 中国区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得分40-41
- 4.4.2 中国区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空间分异41-43
- 4.4.3 中国各地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得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3-44
- 4.4.4 中国各地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得分与人口规模的关系44
- 4.5 美国各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44-49
- 4.5.1 美国区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得分44-45
- 4.5.2 美国区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空间分异45-48
- 4.5.3 美国各地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得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8-49
- 4.5.4 美国各地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得分与人口规模的关系49
- 4.6 中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时空分异的比较49-51
- 5 中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51-58
- 5.1 最小方差方法51
- 5.2 中美两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51-53
- 5.3 中国区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53-54
- 5.4 美国区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54-58
- 6 结论及建议58-63
- 6.1 结论58-60
- 6.2 中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关建议60-63
- 参考文献63-68
- 后记68-69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引;陈杰;杜鹃;王艺;陈海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4期
2 陈党生,刘磊;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0期
3 徐小钦;施永红;;影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2006年03期
4 赖秀越;文琪;鲜乔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之探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余克强;;高校与企业的智力对流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07期
6 范立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Z1期
7 蒋熙辉;;社会科学领域科研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以科研生产力建设为视角[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年01期
8 马艳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支撑体系的构建创新[J];未来与发展;2009年05期
9 王雪梅;;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J];才智;2011年34期
10 赵圣文;;浅议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视角(下);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爱芳;;关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2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扩大学会工作的影响力[A];全国社科联第十次学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C];2006年
3 徐安玉;万永正;苟宗泽;李曦;王晓章;;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4)——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科研生产联合体[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五集)[C];1998年
4 李真;;充分发挥留学归国博士群体的重要作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赵淼;;从载文变化看贵州省高校学报(哲社版)的发展[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秋芳;英国科技园“傍”大学[N];中国质量报;2007年
2 记者 关媛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最高可获100万元资助[N];重庆日报;2008年
3 本报特派记者 吴艳;如何破解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难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4 记者 杨红英;市生物保健研究所给力科研成果转化[N];大同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郭永芳 罗鸣灶 通讯员 陈木兰;市农科所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与市场对接[N];三明日报;2012年
6 记者 刘鑫贺;省科研成果转化专题调研组来营[N];营口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何伟 整理;加大科研成果转化投入[N];经济日报;2013年
8 本报通讯员 吴建同 本报记者 刘青;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入佳境[N];安徽经济报;2001年
9 彭世繁邋马云生;西华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工农业快速发展[N];周口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陈敏;7.2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益去年最高[N];宁波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雪琦;试论军队高校生物医学工程科研成果转化[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姜涛;金融创新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唐阳;运用风险投资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苏婵;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斌丰;中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71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771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