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学习支架支持的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1:13

  本文关键词:学习支架支持的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批判性思维 学习支架 培养模型 实证分析


【摘要】:本研究围绕“学习支架支持的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开展研究,在查阅和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界定批判性思维与核心构成,归纳总结批判性思维过程和外显特征,构建学习支架支持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通过教学实践不断修正,进一步完善培养模型,进而验证培养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论文绪论部分整体概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论文主体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1)文献综述。笔者主要对本研究中批判性思维和核心构成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界定,分析现有培养方法及策略,了解学习支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总结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的不足与缺陷。(2)学习支架支持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的构建。通过文献研究,笔者归纳总结了批判性思维过程及核心技能外显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学习支架的特点,构建了学习支架支持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该模型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即发现问题(或产生观点)阶段、收集处理信息阶段、问题解决(或观点论证)阶段。支架包括范例支架、工具支架、模板支架等。(3)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学实践及结果分析。笔者以《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现》为实践课程,以构建的培养模型为基础设计学习活动和学习支架,通过三轮教学实践,分析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变化情况及学习支架的作用效果,总结设计、应用和实践中的不足,提出修正方案,获得完善的培养模型。(4)结论。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研究结论,阐明了本研究的三大创新点,同时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提出进一步的研究设想。本研究通过对批判性思维的分析和理解,构建了学习支架支持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利用基于设计的研究理念,开展教学实证分析,不断修正模型。研究结论表明:笔者所构建的学习支架支持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对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有效可行的。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学习支架 培养模型 实证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2.0
【目录】:
  • 摘要10-11
  • ABSTRACT11-13
  • 第一章 绪论13-18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4-15
  • 1.3 研究内容15-16
  • 1.4 研究设计16-18
  • 1.4.1 研究思路16
  • 1.4.2 研究方法16-18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8-27
  • 2.1 批判性思维涵义的界定18-20
  • 2.2 批判性思维能力构成20-22
  • 2.3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22-24
  • 2.4 学习支架24-25
  • 2.5 小结25-27
  • 第三章 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的构建27-33
  • 3.1 批判性思维过程27-28
  • 3.2 批判性思维能力外显特征28-30
  • 3.3 学习支架支持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构建30-33
  • 第四章 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学实践及结果分析33-88
  • 4.1 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学实践前期准备33-41
  • 4.1.1《培训项目设计与实现》课程概述33-35
  • 4.1.2 研究工具设计35-36
  • 4.1.3 批判性思维前测分析36-40
  • 4.1.4 结论40-41
  • 4.2 第一轮迭代过程41-57
  • 4.2.1 第一轮教学实践设计41-44
  • 4.2.2 第一轮教学实践结果分析44-53
  • 4.2.3 总结及修正53-57
  • 4.3 第二轮迭代过程57-71
  • 4.3.1 第二轮教学实践设计57-60
  • 4.3.2 第二轮教学实践结果分析60-68
  • 4.3.3 总结及修正68-71
  • 4.4 第三轮迭代过程71-82
  • 4.4.1 第三轮教学实践设计71-75
  • 4.4.2 第三轮教学实践结果分析75-82
  • 4.4.3 总结82
  • 4.5 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后测分析82-86
  • 4.5.1 两班后测结果分析82-83
  • 4.5.2 两班前后测结果分析83-85
  • 4.5.3 结论85-86
  • 4.6 总结与反思86-88
  • 4.6.1 总结86
  • 4.6.2 反思86-88
  • 第五章 结论88-92
  • 5.1 主要研究成果及研究结论88-90
  • 5.1.1 主要研究成果88-89
  • 5.1.2 研究结论89-90
  • 5.2 研究创新90-91
  • 5.3 进一步研究设想91-92
  • 参考文献92-95
  • 附录95-108
  • 附录1:批判性思维评分量表95-97
  • 附录2:文本内容分析编码表97-99
  • 附录3:访谈提纲99-101
  • 附录4:学习活动设计(示例)101-103
  • 附录5:活动学习支架设计(示例)103-108
  • 致谢10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远峰;成人学习动力探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王利;;网络环境与终身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11期

3 栾春晖,李靖,詹国梁;论网络时代的学习与创新[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4 罗锡武;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J];学习导报;2003年08期

5 何善平;从学习概念的不同理解看学习方式多样化[J];现代教育论丛;2004年04期

6 李红美;;论网络教育环境下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J];继续教育;2006年11期

7 沈福新;;学习漫议[J];群众;2007年03期

8 李伟;;关于在学习过程中目标制定的思考[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9 王玉喜;;数学课堂要关注“学习过程”的教学[J];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10 韩笑;;学习就是快乐的体验[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文;;让合作学习在逆境中重生[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2 吕启春;;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A];2014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杜俊娟;;用学习动机培养策略课题的学习对体育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瞿春波;;浅议合作学习之误区[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时龙;;把握分析学情是改进教学和促进学习的基础[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下)[C];2012年

6 韦彩红;;如何组织学生共享学习成果[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7 格保耿;;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钮荣荣;;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陈妙;;让数学课堂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浅谈新课改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10 黄春妙;;浅谈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把握[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行浙江东阳支行 吴新国 周龙飞;银行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N];上海金融报;2003年

2 西北师范大学 李瑾瑜;校长:如何引领和促进教师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永寿县店头中学 刘俊锋;大力提倡合作学习 全面促进有效教学[N];咸阳日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要在真学习上下功夫[N];酒泉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天然;学习应该是一种终身行为[N];大连日报;2010年

6 刘继芳;浅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的“学习”内涵[N];伊犁日报(汉);2010年

7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蒙硕;浅谈医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翟爱霞;浅谈如何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N];太行日报;2011年

9 李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制度变迁中的制度学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 龚春燕;实施新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N];中国教育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峰;基于社会网络的大学生学习网络结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2 付亦宁;本科生深层学习过程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张钰e

本文编号:862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862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9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