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及教育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06:36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及教育途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意识 教育


【摘要】:社会责任意识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是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和外部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在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然而却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道德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成为当前社会和学者普遍关注的话题。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途径研究,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要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围绕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相关问题展开,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界定责任意识的有关概念,阐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导致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薄弱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其解决途径和培育途径。希望能够找到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对策,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促进高校教育改革有所帮助。本论文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和目的意义,对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整理和归纳。第二部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包括“责任”、“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内涵、具体内容的分类等,解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阐述了加强大学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对大学生自身发展、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关心国家公共事务,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但却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国家责任意识淡薄,社会公德意识不强,生命责任意识淡漠,价值观功利化,缺乏感恩意识和诚信意识等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弱化的问题,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内在因素几个不同的方面深入剖析了导致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种种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分析国外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相关做法,得出一定的经验启示。第六部分,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途径,分别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高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自我养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责任意识 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一章 导论6-10
  • 1.1 研究动因及意义6-7
  • 1.2 研究综述7-9
  • 1.3 研究计划及解决途径9-10
  •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概述10-16
  • 2.1 社会责任意识的概念界定10-13
  • 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13-14
  • 2.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14-16
  • 第三章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16-21
  • 3.1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16-18
  • 3.2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18-21
  •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存在问题的成因21-28
  • 4.1 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21-23
  • 4.2 学校教育的欠缺23-24
  • 4.3 家庭教育的弱化24-26
  • 4.4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26-28
  • 第五章 国外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经验与启示28-32
  • 5.1 国外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经验28-29
  • 5.2 国外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启示29-32
  • 第六章 提高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途径32-41
  • 6.1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32-34
  • 6.2 发挥高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34-38
  • 6.3 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自我养成38-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付洪;;关于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一些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8年06期

2 李保强;;从道德哲学看责任和公民责任教育[J];齐鲁学刊;2007年06期

3 冯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探究[J];学术论坛;2009年02期

4 杨能山;;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903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903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