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

发布时间:2017-09-27 10:32

  本文关键词: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


  更多相关文章: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摘要】:高等教育的各种职能是其人才培养职能的拓展和延伸,通过"教"和"学"达致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中心。教师投身教学、学生投身学习是实现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两个基本点,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教师和学生所秉承的知识观或知识态度,影响着各自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信念和行为走向,也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河南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授承担本科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八所大学为例”(项目编号:2014-ZD-043)、“质量发展视域下的学科专业布局与人口职业结构关系研究——以河南省理工类本科院校为例”(项目编号:2013-GH-10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2.0
【正文快照】: 一、大学之道: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动力中枢(一)教育的本质“人类从事和热衷于教育,是基于一个简单明了、毫无浪漫色彩的原因——为了能够满怀信心、自由自在和卓有成效地生活,必须知道很多事情,而人的学习能力和需要获得的知识又不成比例”[1]。所以,教育的本质使命就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朝阳;;加强批判性思维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2 李祖超;现代教育: 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合[J];教育研究;1997年10期

3 赵叶珠;游蠡;;社会变革与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力——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17期

4 李国仓;;应然与实然的距离:牛津大学导师制在我国的发展与困境[J];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菊兴;试论高校党校在学校党建工作中的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聂小明;;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王素玲;;生态哲学视阈下的高等教育生态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田海洋;於荣;;论地方高校的大学精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于永华;;论教法、学法和管法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王祖林;黄义武;;张伯苓“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理念及其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王尧;普通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郝艳萍;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功能观及其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9 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孟远;孟梅君;;关于大学人文教育困境的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相丽辉;吴晓娜;;大学自治与政府干预的关系——教育上的一个两难问题[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田建华;;定位与反思——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如何作为[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郭云凤;;阿什比的技术人文主义大学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胡伟;;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问题与对策建议[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韩成英;;大学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关系及协调[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刘惠民;张玉光;赵龙庆;姚孟春;;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徐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提高人的素质的双向互动[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亚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邹玮玮;校内住宿与校外住宿对大学生自律性影响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永静;我国高校学年学分制的实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袁昆明;在校大学生对高校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勇;兰州大学科技服务社会功能体系及其未来发展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邵焕举;“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艳萍;灵魂的唤醒与生存的超越[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范晓滢;江西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郭秀花;高等院校“以人为本”教学管理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杨魁;从民生科技透视科学的目的[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倪荫林;中国逻辑之树为什么萎缩?——兼论我国逻辑教学改革的方向[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别敦荣;蒋馨岚;;牛津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2期

3 何齐宗;蔡连玉;;本科生导师制:形式主义与思想共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4 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5 顾明远;提高民族素质,迎接21世纪挑战[J];人民教育;1997年04期

6 罗清旭,杨鑫辉;《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太善,孟建新,刘洪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S1期

2 佟景才;大学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3 冯惠敏,李清泉;大学普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5期

4 马殿平,施宙,郭如书;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7期

5 周营军;高校应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侯华玲;高校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09期

7 马万民;对高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8 肖继新,李茹,吴柏玲;高校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J];经济论坛;2003年19期

9 李湘健,徐少亚,顾德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03期

10 张晓洪,邓成超;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远国;;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心建;;关于“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邓开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饶凌平;丁坚勇;胡钋;华小梅;;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9 ;抓好人才培养 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10 ;宁波大学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闽江学院院长 杨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N];福建日报;2008年

2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沈朝晖;“百校千企”签订31项人才培养协议[N];宁波日报;2011年

4 记者 汪俞佳;文化产业要发展人才战略须先行[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郝静;天津河北:“十佳”模范引领人才培养[N];检察日报;2012年

6 通讯员 洪玉管;人才培养也有质量认证[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通化师范学院副院长 教授 刘惠洲;三个确立三个发挥 构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和平;充分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教育报;2012年

9 西南科技大学 董发勤;跨文化联合校园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崔楠;西北地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迫在眉睫[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董垌希;中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俊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郑燕;高职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文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5 范秀娟;我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婧;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7 李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庞颖;大学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李艳;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方向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29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929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8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