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阈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利益相关者视阈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利益相关者理论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实践活动 人才培养途径 实践能力培养
【摘要】:实践基地是高校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载体,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一个分析方法。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进行研究,分析指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利益相关者有核心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四种,阐释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大学生实践基地中的制度建设、内部管理、共同治理和教育质量及评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为实践基地提供了建设思路。
【作者单位】: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实践活动 人才培养途径 实践能力培养
【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课题“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与策划研究”(2013CZ024) 粤高职管理教指委课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YGL2013115)
【分类号】:G642.4
【正文快照】: 伍百军.利益相关者视阈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113 118.WU Bai-jun.Construction of Social Practice Bases for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Stakeholder Theory[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o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德峰,唐文跃,马琴芬;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问题——对494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4年04期
2 郑笑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与未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8期
3 吕明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效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5年03期
4 屈善孝;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0期
5 施益华;;浅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的有机结合[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谭国强;程国山;石媚山;郑晓堂;吴丽萍;;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机制的研究[J];甘肃农业;2006年04期
7 于红;林凌斌;;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六对关系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4期
8 邹富发;杨卫平;;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浅析[J];科技资讯;2006年26期
9 陈红球;李发吉;;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收益[J];柳州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10 郭东敏;王美霞;;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榆林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惠青;简峗峗;;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2)——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能力建设研究[C];2011年
2 王文杰;董静;李振兴;;浅析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势[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3 欧阳峰;;贵州省档案馆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探索与思考[A];贵州省档案局、贵州省档案学会“纪念贵州省档案馆成立50周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何伟;侯明;刘江;高东英;冯岩;;首都无偿献血践行志愿服务[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5 王秉楠;;结合专业教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潇怡 朱伟光 练玉春;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研讨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6年
2 本报实习生 陈仕艳;大学生社会实践“缩水”之忧[N];工人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冯芸 本报通讯员 姚静;大学生社会实践亟待拓展创新[N];河南日报;2011年
4 徐瑞哲;暑期实践别“宏大叙事”[N];解放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陈道龙;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变味了[N];新华日报;2012年
6 记者 单憬岗 陈平;鹦哥岭成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N];海南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张鹏;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再“孤军奋战”[N];文汇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崔志坚;多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捧捧场[N];光明日报;2014年
9 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孙家学;着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翁志军;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建立科学的保证体系[N];科技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艳兰;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闪茜菁;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余家鹏;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4 薛翠翠;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李长松;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林国庆;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兰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小娟;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与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国志;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禄;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比较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14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014267.html